趙原給石燕夾了一塊又肥又大的豬蹄。 豬蹄被燉得軟爛,騰騰地冒著霧氣。 皮層被筷子輕輕一夾,就凹陷下去,脂肪在筷子上顫抖,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膠質感。 各種香料熬煮的湯汁,將豬蹄浸泡成了棕色。 濃郁的香氣朝鼻子里鉆,口腔忍不住大量的分泌,恨不得一口唆掉一根! 石燕連忙推說不要,“今天吃了很多,再吃又要胖好幾斤了。” 趙原笑著說,“石姐,你這么瘦,得不充營養才行。何況,豬蹄是膠原蛋白,對女性很友好。” 石燕重新取了一雙塑料手套,拿起豬蹄,嘆氣道,“那就給你面子!我再吃一個吧!” 趙原也拿起一只豬蹄啃了起來。 外科醫生對豬蹄情有獨鐘。 倒不是豬蹄真的有多么美味。 跟他們的習慣有關。 在大學時代,課堂上,沒有課本,沒有ppt,桌上是各種菜場里可見的肉類部件,細細一看,品種還真不少,肉塊、肉皮、雞爪、雞翅、豬小腸、豬蹄…… 練手完畢,總不能全部扔了吧? 這些東西會發揮第二次價值,全部進入他們的腸胃。 吃多了,就成為習慣。 有一段時間不吃,會心心念念地想著! 經常有醫生會從家里帶來豬蹄、大腸、豬心做成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