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撿了個院士!
作為該團隊的核心骨干,趙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醫(yī)學的科研比想象中復雜,涉及生物,物理、化學,多學科交叉。
聽上去高大上,容易出成績,其實就是個天坑。
比如最基礎的蛋白質研究。
大家都知道由氨基酸構成。
但氨基酸能把百分之九十的醫(yī)學生擋在生化門前,讓他們熬禿了頭。
到了竺海霞、郭志昌這種高度,研究出成果不僅需要努力和天賦,更需要有運氣。
運氣甚至占了更多的成分。
給你一個現(xiàn)成的樣品,不提供詳細的數(shù)據(jù)和原理,想要復制出來,需要付出的難度,可能比探索過程還要艱辛。
所以科研是極不公平的方向,只適合天才,即使你是天才,也不一定能做出成績。
郭志昌當年曾經(jīng)因為靈光一閃站在了推開異體皮膚移植那扇門的邊緣。
而趙原的出現(xiàn),則遞給他打開那扇門的鑰匙。
盡管趙原覺得自己的功勞沒那么大,但在郭志昌看來,趙原恰好有自己最缺少的東西,兩人的合作,有了美好的化學反應,對突破瓶頸,起到了關鍵作用。
趙原有兩個世界的知識儲備,有時候他偶然冒出來的一句話,會給郭志昌帶來很多靈感和啟發(fā)。
趙原送走郭志昌,給陳果打了個電話。
陳果得知郭志昌決定加入中元大學,心情極為亢奮,宛如中了六合彩頭獎。
“沒想到郭院士竟然會選擇中元大學,離不開趙院長的支持。”陳果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內心的狂喜。
趙原沒有攬功,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保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