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靈感迸發!
竺海霞對自己的高要求,恰好變成了一種動力。
從大局來看,趙原是為了國家,從小處來看,趙原也是為了給自己增加更多的籌碼。
當然,搬運不是簡單的拿來主意。
他腦海中只有大致的方向,要跟如今這個世界的理論進度聯系起來,才能嫁接在一起。
否則,搬運過來的理論,只能是空中樓閣!
竺海霞跟趙原聊了很久,跟他講了一些當下科研遇到的困境。
其實全國各大醫院,等醫生到了副主任級別,除了日常工作之外,那就是要將精力投入到科研上面來。
低年資的醫生工作特別忙,但那些忙碌是身體上的。
而副主任、主任醫師也很忙,到了他們這個位置,得考慮如何避免被打上“醫匠”的標簽,成為對某個疾病有貢獻的人。
趙原如今是雙科室大主任,無論是神經外科還是胸心外科,除了日常收治病人之外,還得關注科研進展。
以胸心外科為例,成立國家級實驗室就是為了打造科研平臺,一旦平臺成熟,每年可以穩定產出科研項目,屆時科研就會成為天華的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至于神經外科,唐金和威爾都帶來了國際當下比較前沿的技術,稍微本土化一下,就可以成為站得住腳的科研項目。
再加上血液領域的科研,趙原自認為薄弱的一項,其實都已經有了夯實的基礎。
返回辦公室,趙原打開文檔,開始將自己一些靈感敲擊出來。
科研就這樣,很多時候需要外在給點啟發,跟竺海霞這種站在理論前沿的人聊天,很容易有感想,將這些想法和另外一個世界接觸過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往往會碰撞出火花。
等趙原完成一篇論文,他驚人發現,已經是第二天早上。
也就是說,他差不多十幾個小時都在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