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娘子軍造反?
“小師弟,你的論文其實已經達到博士畢業的水平,不過,我覺得還是要優化一下,爭取能達到優秀畢業論文的水平。關于無管技術的研究,我覺得案例還是不夠多,建議再采集一些數據。”
“你對技術的闡述發人深省!但是,有一個問題并沒有考慮。你給的技術思路,是建立在自己扎實的技術之上,對于普及或者復制,是有很大的難度。
想要讓一種理論廣為接納,要給予普及、簡化的思路,最好能形成簡化版,方便讓更多的人在臨床上復刻你的技術。”
“有兩處的論文引用不恰當,我查了一下,你提到的那個作者不夠權威,不具備說服力。我查閱了一下資料,一個瑞典的外科醫生發表過類似的論文,他在歐美有一定的知名度,更適合引證。”
姜柏在閱讀論文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奇怪的地方。
趙原的研究思路是正確的,但他引用的文獻卻是偶爾會有偏差,都是比較冷門的,或者文獻查不到一些數據。
姜柏自己給出解釋,趙原才剛剛接觸科研,對國際上的知名學者不太熟悉。
趙原虛心地聆聽姜柏的教誨。
幸好已經給肖華改了一遍,將低級的地方給修改了。
趙原誠懇道,“對不起,大師哥,我當時在船上寫論文,很多資料查閱得沒那么詳細。”
姜柏笑道,“很多高質量的論文,并不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團隊的作品。靠自己努力,能有這么高的完成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你先按照我的建議修改,然后我再跟師父溝通一下,給你補充意見。做科研就是這樣,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成果的,必須要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
“謝謝師哥的鼓勵!”
掛斷姜柏的電話,趙原揉了揉太陽穴,輕輕地嘆了口氣。
相較于外科,科研是另外一種思路。
所以很多手術做得很好的醫生,科研造詣不一定有多好。
外科類似于打副本,盡管有時候遇到高難度的boss,但通關之后,可以看到實打實的好處。
科研就像是修煉內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