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天塹變通途
“此外,畜牧業(yè)特別受氣候的影響。冬季的雪災,春夏的旱災,都會讓大量的牲口死亡,使牧民遭遇生存危機,繼而入侵農耕文明。這就是幾千年來,胡人總是要入侵漢地的根本原因了。”
“唔。”兩個哥哥悟性極佳,一聽就能感覺出,老六說得有道理。老三總結道:“所以說,胡人入侵的根本原因,是他們生產不出其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為了補足缺口,所以要不斷入侵嗎?”
“可以這么說。”朱楨點點頭。“那么除了掠奪,還有什么和平的方式,能讓他們補足缺口呢?”
“茶馬互市……”老四低聲道。
“沒錯。”朱楨給他點個贊。心說其實還有加特林……
~~
‘茶馬互市’,就是用茶葉跟少數民族易馬。最早出現于唐代,但直到宋朝才成為定制,還專門設立了‘茶馬司’,負責‘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因為自然環(huán)境和飲食習慣的原因,蒙藏各族都都茶葉十分依賴,不喝茶他們會生病的。因此,控制了茶葉的供給,就等于控制了蒙藏各族的生活。
當然,本朝因為與蒙元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只與藏地間設有茶馬司。茶馬互市成為大明與藏地保持友好的重要物質手段。而且通過茶馬貿易,還能得到朝廷急缺的戰(zhàn)馬,以及巨額的茶利收入,彌補朝廷虧空。
所以說,茶馬互市是很棒的一項政策。但鑒于本朝與蒙元的敵對關系,誰敢提與蒙古互市?怕是被當場打成漢奸,被萬眾唾棄。
這一點也不夸張。別忘了,大明是神州陸沉之后、再造華夏的漢人政權,再加上之前南宋那費拉不堪的表現,所以有些極端的國民情緒,也實屬正常。
在大明,那一定是漢胡不兩立的。有敢與蒙古人言和者,第二天祖墳就會被人刨了……
更別說什么和親互市之類的懷柔手段了,皆被視為奇恥大辱!
所以哪怕貴為親王,也不敢亂講的。
“也許等到消滅北元之后,可以試著對歸順的部落開邊互市呢。”老三小聲道:“反正我是覺著,早晚得走這條路。不然就算徹底滅了蒙古人,也會有別的胡人起來,繼續(xù)掠奪我們。”
“嗯。”老四點點頭道:“不過也要時常削弱他們一番,胡人畏威而不懷德,不可重蹈兩宋覆轍。”
這就是典型的明朝人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