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衛輝共識
不會吧,不會吧?
~~
老六美美的吃了六個肉包子,接過四哥的話頭道:
“我說過,那些南洋周邊的‘番夷之國’,溫暖濕潤,地廣人稀。水稻一年三熟,歲無饑饉,年有豐余!是天賜我華夏之寶地,有了海路相連,絕非‘得其地不足以供給’!”朱楨頓一頓,聲音低沉道:
“至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哥哥們‘以夏變夷’的手段,比我懂得多,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呵呵,不用了。”哥幾個一起搖頭,無非就是移民、教化、移風易俗……多管齊下,二十年就能將狄夷華夏之。
“還有最后一個。”三哥對老六的解答很滿意。
“第三個,國家要在平定西南后休養生息,父皇不能再為了我們窮兵黷武。”朱楨笑道:“其實這是最不用擔心的一條,以三哥的聰明,難道不明白,待飛鳥盡、狡兔死之后,獵人最頭疼的是什么嗎?”
“該如何處置已經用不到的良弓和走狗……”晉王瞳孔倏然一縮,他知道老六絕非危言聳聽。
不說別的,就說父皇為何要分封藩王?又為何變態的磨練他們?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哥幾個,早日把兵權從武將手中奪回來么?
所以父皇對他的驕兵悍將,早就保持十二分警惕了。將來武將們要是識趣,或許還能得個‘良弓藏’的結局;要是不懂事兒,說不得,就得落個走狗烹了……
但哥幾個都知道,父皇平時好跟漢高祖比,而且一直說自己不會像漢高祖那樣,對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動手。所以父皇確實是想落一個‘善待功臣’的好名聲的,當然能不能做到,另說。
老三相信,父皇肯定在發愁,滅了北元、平定云南,該怎么處置那些驕兵悍將。
“老六的‘開疆海外’,確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父皇肯定樂見其成。”朱便斟酌道:
“當然前提是,朝廷得負擔得起。”
“如果不用朝廷負擔‘開疆海外’的軍費呢?”朱楨笑問道。
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人畜無害,甚至有些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