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七章 父皇好牛伯夷
“那就好。”朱楨點點頭。
“官府除了官,還有吏,你為什么只說官,不說吏?”大哥問道。
“因為胥吏,早就爛透了。大明要想真正的長治久安,早晚得把他們徹底換掉。但地方運轉其實不靠官員,全靠這些經驗老到、世代相傳的猾吏。”朱楨苦笑一聲道:
“他們的人數也遠超過官員百倍,眼下還沒那個條件,只能先讓他們維持局面。至于原本該由他們負責的清丈、黃冊、里甲的事務,還是另派工作隊更靠譜。”
“老六認識的很透徹啊。”朱元璋贊許的頷首道:
“胥吏問題是歷朝積弊,哪怕咱也覺得棘手,所以才要造黃冊、用里甲,讓鄉里自己組織收稅、服役、捕盜、修水利,自決人命之外的訴訟,就是為了禁止胥吏再下鄉。既然皇權不下縣,那胥吏也不要再去騷擾百姓了。”
朱楨聽了暗暗贊嘆,沒想到老賊還是個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這土味的烏托邦再土,也散發著理想主義的光輝。
~~
“再說說鄉紳大戶吧。”說到官府的問題,朱元璋又問道。
“這次最反動的,就是這幫人,因為朝廷要動的就是他們的根本利益。”朱楨淡淡道。
“是啊。”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頷首道:
“那些鄉紳大戶都讓元朝的包稅制給慣壞了,忘了宋朝是怎么收他們稅的了!總想著還像元朝那樣,讓朝廷由著他們胡作非為,做夢去吧!咱就是要狠狠的收拾他們,這樣老百姓才能有活路!”
“父皇說的對。”朱楨附和道:“其實這第二條和第三條可以連著說,鄉紳大戶本身并不足為懼,可怕的是他們對老百姓的控制。他們可以只付出一點金錢和精力,就能煽動老百姓和朝廷作對,這才是最棘手的。”
“江西的百姓不是很支持新政的?”朱元璋黑著臉問道,他一直覺得自己處處為普通百姓著想,替窮人作主,因此分外受不了連窮人也反對他。
“老百姓確實是歡迎新政的,但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支持。千百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受鄉紳宗老還有讀書人的支配,所以稀里糊涂的為虎作倀,盡干些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傻事。”
“老六說得對,這就是那幫士紳,敢喊出‘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底氣所在。”朱元璋緩緩頷首道:
“國家太大,百姓離著皇帝太遠。咱當年放牛的時候,連縣太爺都覺得太遙遠。感覺劉財主就是全村人的天王老子,更別說遠在京城的皇帝老兒了。根本沒那個概念,懂么?”朱元璋點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