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王的夢想
“咱準備在每個鄉下里社,都建造‘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用來張貼朝廷文告,向百姓直接傳達與他們切身相關的政令;后者則張貼本地各種孝行善舉,以求教化鄉民。
“老百姓不識字,就在每鄉選出三五七個識字的,德高望重之輩,定期念給他們聽,給他們講明朝廷的苦心。”朱元璋很得意自己的足智多謀,瞥一眼老六道:“怎么樣,這法子比你那個丐幫宣傳隊上臺面吧?”
“是上臺面,可有些一廂情愿。”老六卻不買賬。
“嘿,怎么個一廂情愿了?”朱元璋有些沒面子道。
“那些讀書人非但不會乖乖念給他們聽,還會妖言惑眾,混淆視聽!”老四主動替老六分擔火力,憤憤道:“逼得我們沒辦法,把那些冬烘先生、落魄書生、地痞流氓、街溜子之類,統統關起來,這才沒人跟宣傳隊唱反調了。”
“要是讓官府選人的話,十有八九還是這些貨。”朱楨點點頭,也十分肯定道:“還不如找些只認識字,但卻沒讀過圣賢書的那些賬房、陰陽生、經紀之類照本宣科呢。”
“你的意思是,讀書人的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太子聽的微微皺眉,他對讀書人的印象還是很好的。但沒想到他們扮演了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其實就是圣賢書讀多了,腦袋才壞掉的。”朱楨語出驚人道:“父皇想要與百姓共天下,就不能用只讀圣賢書的讀書人!”
“不用他們用誰啊?”朱元璋皺眉道,他也早煩透了那幫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讀書人,但凡有替代者,早就把他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技術官僚。”朱楨便答道。
“技術官僚?”朱元璋一臉懵:“那是什么鬼?”
“就是讓有專業知識的人,來管理國家。”朱楨解釋道:“比如讓精通會計知識,了解財政規律的人管理財政;讓精通刑名,懂得法律的人來管理法司;讓精通水利的人管水利;讓精通營造的人管工程。”
“說白了,就是讓內行領導內行。而不是讓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瞎指揮。”頓一下,他沉聲道:
“這也是兒臣說缺少人手的原因,像這樣懂實務的技術官僚實在太少了,一塊地的丈量數據擺在那里,那些只讀圣賢書的官員,都算不出它的大小。各鄉的黃冊數據報上來,他們都不會統計,下面人不蒙他們蒙誰,要他們何用?”
朱元璋聽完,沉默半晌,方幽幽道:“你小子,這是要砸了讀書人的飯碗啊。”
“是父皇先砸的。”朱楨卻笑道。
朱楨敢跟朱元璋提這種敏感話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猜透了老賊的心思,知道老賊也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