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抽椅子
“所以,得連湯帶藥一起換了。”老六用一種開玩笑的語氣道:“干脆撤了中書省,廢了丞相,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呃……”劉伯溫一愣怔。“你這倒是個辦法。沒有中書省就沒有丞相,沒有丞相就沒有人能名正言順的率領百官,跟皇上唱反調了。”
“別說,這還真像你爹的行事風格,”劉伯溫越想越覺得有可能道:“也許一開始,伱爹的目的就不是胡惟庸,也不是所謂的‘胡黨’,而是他身下這把相椅!”
“沒錯,他要撤椅子了!”劉伯溫雙手一擊,語氣變得篤定起來道:
“一定是這樣的,胡惟庸算什么?胡黨算什么?比起當初的李善長、淮西幫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皇上為什么對他一忍再忍?甚至包庇縱容,是因為沒有人比胡惟庸更合適,干這最后一任宰相!”
“那是,胡相集愚蠢、自大、瘋狂于一身,這種人玩起自爆來,真有可能把整個中書省都能炸塌咯。”老六點點頭,附和道。
“沒那么容易,中書省乃一國中樞,”劉伯溫卻搖頭道:“它存在了千年,早已深入人心。更是我朝肇基興業(yè)、一統天下的首腦所在。廢丞相容易,撤中書太難了。”
老六點點頭,老賊從流寇到諸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占據集慶路,也就是現在的應天府。從此上了臺面,被小明王封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
之后,朱老板便以這個行中書省為核心,開始了政權的運作和擴張,直至建立國家。江南行中書省也自然升格為中書省,成為全國政府的中樞和首腦。
可以說整個大明的運轉,都是圍繞著中書省進行的。貿然拔掉這個中樞,國家還怎么運轉?朝廷會不會癱瘓,這都是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其實老頭子之前,已經做了很多鋪墊,比如取消行中書省,權分三司;裁撤中書參政等官;還有設立通政使司,命有司奏事勿先關白中書;以及命我大哥視朝聽政,都是在為這一步做準備吧?”老六沉聲道。
“唔。”劉伯溫攏須頷首道:“看來皇上早有撤掉中書省的打算,只是太過匪夷所思,所以哪怕是老夫,也只以為他要對付胡黨,卻無法想象他真正的目的。”
“我家老頭子向來是敢想敢干,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干不出的事兒。”老六撇嘴一笑,不知是褒是貶。
“但就算有這么多鋪墊,恐怕還是沒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用什么來代替中書省的中樞作用呢?”劉伯溫仔細尋思片刻,搖搖頭道:
“要是換一個衙門,也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改個名而已,有什么區(qū)別?重設三省?那也只是把酒裝到三個瓶子里,區(qū)別也不大。我想以皇上的性格,是不會接受的。”
“所以在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之前,你父皇是不會貿然動手的。”劉伯溫是了解朱元璋的,知道謹慎保守,才是這位陛下的底色。
“也許在我家老頭眼里,這都不是事兒。”知道答案的老六,語氣特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