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胡公子坐牢記
大明的三法司并不在文武衙門扎堆的皇宮門前、千步廊左右,甚至不在京城之內(nèi)。
而是在南京城的北門——太平門外,玄武湖之畔。
這一是遵守天子近德遠刑的古制,所以將執(zhí)掌刑罰的刑部、大理寺、御史臺,都設(shè)在了北郊。
二是劉伯溫‘審坤儀,稽乾象’,認為把三法司建在此處‘實應(yīng)天市垣貫索之次’……‘貫索’是天帝關(guān)押犯人的地方,位于天宮的東北方,所以法司和大牢也要建在紫禁城的東北。
三者,則是朱老板親自考察地形,看到這塊探入玄武湖的半島三面皆水,只有一條通道與陸上相連,實在是關(guān)押犯人的好地方。便在這里建了貫城,將刑部大牢設(shè)在城中。
大牢建在這里,確實易于看管,但里頭的犯人可就遭老罪了。由于周遭全是水,一年四季潮的要命,牢房墻上滿是五顏六色的霉斑,犯人睡的稻草上一個勁兒長蘑菇。
哪怕都深秋了,地面上還是濕漉漉的,稻草仿佛能擰出水。睡在這種地面上,就是鋼筋鐵骨的精壯漢子,沒個把月也要全身是病,沒個人樣了。
加上飲水食物骯臟,通風不暢,犯人一天到頭見不到點陽光,大小便都在牢房里。所以大牢里四季都有傳染病,幾乎每天都有病人發(fā)病。
要是家里有錢有點關(guān)系的,還能打點一下,給請個大夫看看。那些沒錢沒關(guān)系的,就只能生捱著等死。在其將死未死之際,犯人日夜哀嚎,讓同監(jiān)的犯人飽受摧殘,時間一長,人就沒有不麻的。
一個個形神俱毀,每日都備受煎熬,真是人間地獄,生不如死。
可到了九月,開始秋決時,他們又恐懼起來。誰看到牢頭給自己端來斷頭飯,都會哭嚎不止。
有同監(jiān)的就問,哥,恁不是說,早死早投胎,勝過在牢里活受罪嗎?
要上路的犯人就會哭道:‘誰知道下輩子能投生個啥玩意兒……’
能進刑部大牢的,大都是些作惡多端之輩,按照和尚的說法,下輩子基本上就成畜生了。
~~
胡公子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中被關(guān)了倆月。而且除了住單人牢房、沒挨揍、沒被牢頭敲詐外,其它吃喝睡覺都跟普通犯人一樣,沒有享受一點特權(quán)。
兩個月下來,原本油光滿臉、一身贅肉的胡公子,已是蓬頭垢面、瘦骨嶙峋,滿身的跳蚤虱子,四肢和臉上都起滿了膿瘡,完全沒了個樣了。
而且精神也出了問題,你問他什么,他都兩眼發(fā)直,得愣怔好一會兒才能反應(yīng)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