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二章 功夫在詩外
“所以還得你老哥繼續坐鎮大寧啊。”朱楨滿懷期許的看著傅友德道:“我不是瞧不起李景隆,實在是對這個大寧鎮守的要求太高了,非得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不可——本王縱觀宇內,也就是大將軍、潁國公與文英哥三人而已。”
“王爺過譽了。”傅友德忙謙虛道:“末將何德何能,敢與大將軍比肩?”
“哎,老哥伱定巴蜀、平云南、滅北元,功勞已經比肩大將軍了,現在就看你能不能像大將軍撫平幽燕那樣,把大寧之地徹底變成明土,內附各部徹底化為國人了。”
“很不容易啊。”傅友德神情嚴峻道:“以大將軍之能,尚且用了近二十年才將北平徹底歸化,末將愚魯,怕是二十年也未必能成功。”
“肯定可以的。”朱楨信心滿滿道:“我岳父那時要歸化的,可是元朝都城所在,而且彼時元順帝尚在,北元勢力強大,胡人自然難以歸心。”
頓一下他接著道:“現在的情況可比那時候強太多。北元已經亡了,所有的反抗勢力也被撲滅了。蒙古人正處于最老實的階段,只要你能恩威并施,善加籠絡,不愁他們不歸心。”
“好吧,那末將就試試看。”傅友德思考良久,終于還是點頭道:“不過王爺趕鴨子上架,總不能這么三言兩語就打發了我,怎么也得給一篇章程,好讓末將心里有譜吧?”
“放心,我會管到底的,哪怕咱們將來天各一方了,你有什么事都可以隨時找我,本王能幫的一定幫,幫不上的也會給你出謀劃策的。”朱楨沉聲應道。
“好,王爺這么說,末將心里就不太慌了。”傅友德松口氣道:“那就煩請王爺先教我,眼下該怎么做吧。”
“哈哈,你這個老傅,真是石頭縫里都得擠出油來。”朱楨苦笑一聲道:“其實本王在云南怎么干的,你都看到了,搬到大寧這邊也大差不差。”
“王爺在云南治衛所、馴土官、屢平亂、多修路、廣屯田、修水利、興文教……哦對了,還鼓勵漢蠻通婚。”傅友德便板著指頭數算道。
“哈哈哈,老傅有心了,能一口氣說出這么多來。”朱楨笑著贊許一聲,又補充道:“不過還漏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振興貿易。”
“對對對,還有振興貿易。”傅友德忙點頭道:“王爺恢復茶馬古道,擴大井鹽和銅礦的生產銷售,讓云南的財政狀況迅速好轉,有了錢才好當家啊。”
“沒錯,”朱楨頷首道:“但鼓勵貿易不只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加強云南與內地的聯系,讓云南各族在經濟層面上融入大明。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基礎牢固了,上層的政權才會牢固。”
“明白。”傅友德忙謹記道:“開邊互市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以這么說。”朱楨笑笑,略略提高聲調道:“不過我得提醒你,也不能全盤照搬。大寧和云南的情況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生搬硬套肯定會水土不服的。”
“比如說呢?”傅友德是能多問一句算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