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巡游
“都是洪武爺的大恩大德啊!”老者們感激涕零道:“我們可忘不了三十年前那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那時候根本看不到一點希望,哪敢奢望能活這么大歲數?還吃得飽穿得暖?”
“我們給洪武爺磕頭了!多謝洪武爺給了我們這么幸福的下半輩子!”老者們知足的不要不要,實在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朱元璋,只能再給他磕一個。
“好了好了,不要磕頭了。”朱元璋笑著示意他們起身道:“來來,都入席吧,咱們這些老東西一起好好喝一杯,祝你們長壽百歲,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祝洪武爺萬壽無疆!”老者們起身舉杯,顫巍巍的獻上最真誠的祝福。
~~
離開山東后,朱元璋繼續北上。他最擔心的,還是北虜會不會死灰復燃,幾十年后又卷土重來?
為了找到答案,他不顧年事已高,執意穿過燕山山脈,來到大寧。
老十七寧王權和寧王傅、大寧都督潁國公傅友德,早已在邊界恭候多時了。
兩人帶領朱元璋先視察了新城、富峪、會州等地的軍屯情況,這些衛所地處大寧南部,毗鄰燕山山脈,土地適宜耕種,因此以漢人為主。七分軍屯三分民屯,開墾土地近十萬頃,產糧足以供應整個大寧的駐軍,極大的減輕了內地的后勤負擔,是整個大寧衛穩定的基石所在。
再往北走,到了大寧一帶,便幾乎看不到耕地了,放眼望去全都是蒙古人的牧場。
進了大寧城,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城中人口繁多,其中七成漢人三成胡人。城內除了軍城必須的兵營糧庫馬場之外,還有非常熱鬧的市場。
市場中,胡漢雜處,貿易興盛。到處可以看到操著生硬漢話的蒙人在跟漢人商販討價還價。也有什么都不買的蒙古人,跟漢人攤主在純嘮嗑,雙方神態輕松,言語熱絡,大聲開著玩笑,時不時爆發出豪爽的大笑聲。
朱老板來的這天,正好趕上逢五逢十的大集,整個大寧衛的蒙古人都來趕集,他們用自己養的馬匹牛羊,還有在草原上采集的草藥,打獵得到的獸皮,跟漢人商販交換鐵鍋、鹽巴、茶葉、布匹、菜刀、臉盆……以及針頭線腦等一切生活必需品。
市場還有官員專門維持交易秩序,買賣雙方若對交易有異議,可以請他們進行仲裁。市場上甚至還有大牌子,貼出主要貿易品的市場價,以防有人賺黑心錢。
而買賣雙方只需要付出三十稅一的輕微代價,就可以換來這一切。
“你這個市場搞得很上道嘛。”朱老板微服視察之后,對傅友德贊不絕口道:“不光打仗厲害,搞商業也有一套啊。”
“這都是當初六王爺的教誨。”傅友德年事已高,但身子骨還很硬朗,謙虛笑道:“他說要想永絕邊患,貿易是最好的武器。要讓蒙古人習慣于通過貿易得到他們需要的一切,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自覺維護貿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