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終老之地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沒有反駁。
~~
臘月時,皇太子自南京來請太上皇回京過年,卻被朱元璋拒絕了。他說自己的旅程還沒結束,就不回南京添亂去了。
打發走了朱雄英,朱元璋便從廣州乘船前往已經改名交趾布政使司的安南。
當初在姚廣孝的謀劃下,胡泉以朱棣為先鋒,率兩萬大軍奇襲升龍城,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最終覆滅了胡氏王朝,又遍求陳氏子孫,欲立為國王。
安南官吏耆老都說,陳氏子孫已被胡季犛所"滅盡,無可繼承陳后",并向明廷提出"安南國本交州,愿復古郡縣,與民更新"。
這里頭固然有演戲的成分,但當時安南的南大門海云關被占婆國攻破,整個安南都危在旦夕,所以也沒有人站出來唱反調。
于是朱老板便"順從民意",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管轄十五個府,四十一個州,二百一十個縣。這片華夏故土經四百余年的分裂,再次回歸祖國。
交趾三司成立以后,朱楨任命韓宜可為交趾布政使,楊士奇為交趾按察使,胡泉為交趾都指揮使,鐵鉉為升龍知府,為交趾配備了強大的領導班子。
并吸取了很多在"撤銷安南,設立交趾"過程中,有助于明朝,在當地有較高的聲望的官員和土豪加入。韓宜可和楊士奇禮賢下士,十分團結他們,尊重他們的意見,對確有政績者也予以提拔重用。
這些當地官員在任職期間,都能與朝廷緊密配合,為穩定交趾局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同時韓楊兩人表現出了極高的行政水準,他們隨事制宜,使得交趾各事皆有條理。兩人上疏請求統一交趾賦稅,并酌情從輕。并請求沿江設置衛所和驛站,在沿海設立市舶司,以發展商貿,補充不足,加強交趾與內地的聯系。
此外他們還對交趾進行編戶齊民、設置學校并安排教師,向當地民眾宣諭朝廷恩德,并嚴令下屬不要擾民,讓交趾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天朝帶來的好處。
另一邊,胡泉頻頻主動出擊,一面奪回了海云關,穩定了交趾的防線,一面凌厲討伐任何反叛者,朱棣甚至帶兵殺入老撾,擒殺了不服明朝統治的黎利父子。
經過文武干臣這些年雙管齊下的料理,交趾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民心大體已經回歸了大明。
興治元年的春節,朱元璋便是在升龍城度過的。朱楨朱樉朱棡朱棣等一眾在西南的藩王,也全都趕到安南,陪老父親過年。
這些家伙在海外盡情撒歡,如今已經將整個南洋收歸囊中。朱元璋要是想把他們的新辟之土巡視一遍,起碼還得再用一整年。
但他畢竟已經七十一了,這一年巡視下來,已是強弩之末,不能再折騰了。他謝絕了老二老三老四的邀請,苦笑道:“伱們打下的土地太多了,爹都轉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