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海一界,星辰萬界,曰宇曰宙,祀星而得……”靡靡道音在耳畔流轉。稍一沉頓,徐小受便從頓悟狀態中恢復了過來。“星祀境!”“原來,我已經是星祀境了……”若說天象、陰陽悟的道,是以丹田世界為雛形,修出心中虛幻神國。那么星祀,便是接引了九天星辰之力。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這可釋義為本心神國世界在突破至星祀境時,有了初步的成型,確定為了未來“界域”與“太虛世界”兩大領域的基礎。而氣海一界,星辰萬界。則可理解為本心世界為一,茫茫看不見的以星辰為代表的其他三千世界,名為“宇宙”。我修一界,然星辰萬界尚存。萬界之能,人力不能企及之。獨我修成一界,可萬界猶在,非一界成而能抗之,也非一人之力,可敵萬千之力。“星辰,代表著未知……”“所以,這就意味著哪怕我將氣海世界修成了界域、太虛世界,依舊只是走了封圣之路中的其中一條道,煉靈道。”“而那些代表著未知的一顆顆星辰,則是另外的一條條道,通往半圣、圣帝的修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