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朱標的決定,先自己解決
大明藩王制度改革后,藩王有了發展的機會,但他們仍然受朝廷管控。
雖然不像皇室子弟那樣再領俸祿,身份也變成了臣子。
但是藩王現在卻可以自己招兵買馬,當然軍用物資及軍需,乃至士兵多少都要報上朝廷備案。
由朝廷對他們進行總體管控。
但是朱標看到了大寧府的統計報表后,臉色卻相當難看起來。
因為大寧府各項物品的開支差距極大,尤其是制造兵器必備的鐵器和糧食這兩項,數量高出了其他藩王封地幾倍之多。
加上宋隱的提醒,朱標不想多心都難。
他是儲君,是未來大明的接班人,同時,他也不想自己弟弟出事。
特別是宋隱猜測有造反的可能性,這話,更是讓朱標心情沉重。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也就是朱元璋,他有三個不容觸碰的逆鱗。
第一就是貪官污吏,朱元璋是毫不心軟。
當然,宋隱算是個例,宋隱每次都有替自己開脫的理由,而且這些理由還說得過去。
但是其他的大小貪官污吏無人能逃得過朱元璋的制裁。
朱元璋第二個逆鱗就是挑釁皇權。
朱元璋心里尤其看重皇權的集中及其重要性。
他絕對不允許有人冒犯和輕視皇權。
朱元璋第三個逆鱗就是有人造大明的反。
朱元璋自己就是通過造反起義才建立起的大明,所以他無法容忍有人敢造他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