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師請除妖
洪小七跟隨蕭幫主,于長老等人,乘船來到了岳陽,一路上都在小心戒備,生怕從湖里忽然冒出來個沒見過的怪東西,傷不傷人不知道,可是嚇人啊。
凡人對自己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恐懼,而若想戰勝恐懼,他們所想的首先便是先要消滅這件事物。妖怪,對丐幫所有人來說,都是猙獰可怕的,放任其在洞庭流竄,便是等于在他們家的園子里養了一頭尖牙利爪的猛獸,不可控,太危險,一定必須要將之消滅。
蕭幫主知道,天師府很可能是故意把那妖怪放跑的,他們的任務只是防止妖物在岳陽作亂,心情好他們可以追入洞庭將那妖物滅個徹底,心情不好他們便只需把妖物隔絕在岳陽之外即可大功告成。
于是,天師府這是等于把自己心情不好昭告于天下,就等著丐幫上門賠禮道歉呢。
想到要沖那群神棍低頭,蕭幫主很無奈,他只恨自己為什么不是修道者,為什么不會捉妖。他耗費了一生時光,辛辛苦苦的維系自己大俠的人設,在無愧于心的同時,也有那么一些為權為勢的私心。
他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國家的人民,便總想著要為國為民做些什么,他年少時也想過當官想過投軍,可他天生不是念書的料,在軍營里也沒混出什么名堂,只能流落于江湖摸爬滾打。在他孤身闖蕩江湖的時日,他親身驗證了一個人不管武功有多高,力量終歸有限。他可以護一個人,護一家人,但無法護一村護一城,更無法時時刻刻的護他想護的一切。他需要勢力,需要一群與他志同道合的人幫忙,于是,他努力的當上了丐幫幫主,并一直不停的在想辦法擴大丐幫的勢力,他以為憑借丐幫可以助朝廷抵御金國南下,但修道界的下沉,又將他的一腔熱血,一棍子悶回了腔里。
修道者與凡人,完全是兩種人,要以血肉之軀對抗修道者借天地之力凝成的術法,直如蚍蜉撼樹。
蕭幫主從長安回來之后,就一直悶在君山發愁,他想不出什么法子能對抗離火宮,與趙國的那些神棍打了幾次交道,他也知這些家伙自私自利到極點,成天只想著避世修行,堅決不參與人間紛爭,尤其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那群騙子是有多遠躲多遠。
他想到了離火宮,那個遠在昆侖的修道宗門,被稱為魔教便是因為那些人不尊修道界的規矩,肆意參與人間紛爭,連凡人他們也是想殺就殺,殺起來毫不手軟。他又想到了夏國長安抵御離火宮的修道者,那人只是一介散修,沒有規矩的約束,便也能毫無壓力的沖上前線,不管是修道者還是凡人,只要敵人,殺起來皆不留情面。
金國攻夏,在蕭幫主眼里,便是神魔之戰,他光是想著就能熱血澎湃激情四射,只可惜,他參合不進去。
蕭幫主神色復雜的看著洪小七,他這輩子是與修道無緣了,但愿洪小七能把握那份難得的機緣,帶領丐幫,好好的守住趙國。
此刻的洪小七,并不知道他的幫主師父對他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期望,他只是一門心思的告誡自己,千萬不要越線,越線了他就做不成乞丐了。
機緣這種東西,無處不在,卻又看不見摸不著,在那靈光一閃的瞬間,便得切實的抓住,不抓,自會溜走。
如果說,他被天師府看上,便是個機緣,那他說什么都不能加入天師府。
洪小七暗自給自己打氣,少年人的心總是自由叛逆的,他不想做的事,便是豁出命去,也沒人能逼他去做。
一行人各懷心事的去了天師府所在的驛館,送了拜帖,沒多久便被迎了進去。
天師府這次來岳陽,帶隊的是個年輕的道人,一身杏黃的八卦道袍,腳踏登云履,頭戴蓮花冠,手持拂塵,道髻梳得一絲不茍,將這眉清目秀的青年襯得仙風道骨,真如法力高深的天師一般。
洪小七從未見過真正的天師,他一進門便一直在緊張,不知道天師府準備了什么招對付他。可他看到這個年輕人之后,什么緊張都沒了,只剩了滿心滿眼的懷疑。上次救他們的那個帶隊道士,好歹還有幾撇胡子,這次這個竟然是個嘴上無毛的。這么年輕的小屁孩,能有什么法術什么本事,怪不得連個妖怪都抓不住,這天師府果然還是欺世盜名的神棍。
洪小七滿臉不屑,立在蕭幫主身后,連聽他們客套寒暄的心思都沒有了。
那小道士年紀雖輕,察言觀色的本事著實不錯,嘴里在跟蕭幫主你來我往的說些諸如久聞大名大俠你好洞庭風景不錯之類沒營養的客套話,眼睛卻時不時的往洪小七身上臉上飄那么一下。
洪小七無視他,只是松散了骨架子,兩眼發直。
小道士看出了洪小七的抵觸情緒,覺得再說那些客套話也沒什么意思,便主動問明了蕭幫主的來意。
蕭幫主陳述了一番水妖對于洞庭百姓的威脅,又奉上了一張滿當當的禮單作為訂金,希望天師府能深入洞庭,把水妖之患給徹底解決。
道士婉言相拒,表示自己能力有限,能保岳陽已是不錯,只能祝福丐幫的兄弟們出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