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拾七 暴躁離皇幾何罪
畢竟,歲考四科中的「政考」,也就是類似藍星天夏「行測」之科目,正是在天啟元年,由離皇欽定新增的考試內容。
而朱獻剛剛說的「幾何罪」,也是發生于天啟元年、大離王朝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貶官去職案。
此世格外重視規矩條約。
不僅不同行業、不同部門間存在多維度的相互約束,連朝堂之上,皇權與士權,也是互為掣肘。
離皇年紀不大,又是自小宗入大宗,倉促繼位,外無親信效命,內無宗老支持,在朝堂之上,有些政令經常被九部官員駁回。
離皇惱怒,便也發了狠,親取九部賬冊。
他選了商部財度司、農部務農司、民部民務司開刀,直接在朝會之時當場追問三司賬冊數據細節。
先是商部財度司,離皇問完大離人均收入與稅收情況后,又問離京一地人均稅款。
財度司的賬冊,往常只做了各地各類經濟數據之總賬,并不涉及人均數據。
離皇問起人均稅款,沒有相應數據,不能直接答復,是為失職一。
而在引入民部的人口數據,分別算出大離與離京人均稅款后,離皇更是發出了靈魂拷問:“堂堂京城,達官顯貴盤踞,豪商巨賈云集,人均稅款為何還沒整個大離的人均稅款高?”
財度司司長,蘇光,還是答不上來,此乃失職二。
于是,離京財度司,大小官員,全部去職。
離皇直接從各郡火速抽調財度一系的官員,讓他們加班加點,重新做好天啟元年的財度賬冊;并許諾,表現優異者,直接破格提拔,正式留任京城。
接著是農部務農司、民部民務司,離皇也是差不多操作,根本不管什么「約莫」、「大概」、「總計」,就是一個勁地追問細節、盤算均數。
只要算出來每年戶口數據、畝產數據等等,存在一成不變者、自相矛盾者、或者數據變化很有規律者,都統統貶黜。
一陣盤賬,務農、民務二司雖不像財度司那般全軍覆沒,但最終也是折了一半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