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卌四 品茶論道談笑間
聽見畢勝克這么說,附近百姓第一反應竟不是欣喜,而是震驚,感到難以置信。
與此同時,不少朱門府院的公子小姐,則是面色微沉。若非他們提前收了請?zhí)?,早就聽聞風聲,此時只怕會有人忍不住蹦出來大放厥詞。
開明教育好不好?
好,當然好。只要普及教育,南山民間不少稚童都能從中受益。只要有向學之心,不敢說成績多好,至少識文曉字,能找到工錢更好的工作。
而畢勝克甚至敢放言,不出十年,南山縣會變成書香大縣。
但這種書香大縣,本身并不受書香世家們的喜愛。
倒也談不上教育壟斷。
如果真是教育壟斷,南奕也別想在南山學舍嶄露頭角。
主要在于,郡城的無相書院,每年只招各縣學舍歲考的第一名;其他書院,也只招各縣歲考前十。
如果讀書的學生變多,會導致每年歲考的競爭更為激烈。
事實上,時至今日,各縣學舍的競爭已經格外激烈。
如宋忠這種父母特意遷來南山縣的家庭,甚至被稱之為「歲考人家」。
啥意思呢?
意思是指,這種家庭,為了孩子能成功取得歲考好名次,當官的父母甚至會故意調動到競爭較小的偏遠縣城,讓孩子得以在小縣城歲考奪榜,拿到九大書院的錄取資格。
是以,若尋常百姓普及開教育,每年歲考競爭的激烈程度,無疑會更上一層樓。
好在,兩者接受教育的力度終歸還是不一樣的。只要不是南奕原身這種讀書種子成堆出現(xiàn),朱門貴公子還是基本能守住歲考前十名次。
不過,雖說各縣歲考前十,可以考慮入學另外幾個書院。但很多時候,只要不是歲考第一,另外九人都有可能會選擇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