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卌七 駱駝祥子無敵手
他自躲進寢所成一統,潑墨揮毫書春秋,哪管他人作何想法。
…………
卻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天啟三年的最后幾天,不同于小縣城里的居民喜歡關門歇業走親訪友,楚郡郡治南天城,卻是格外熱鬧,到處都是各大商家組織安排的新年表演活動,或者某家朱門貴府公子小姐的婚宴跟流水席。
曾經在南山縣當歲考監考官的莫如鋒,便在自家族侄的婚宴上,見到了自己族叔莫元歌。
“小叔,我前天去下面縣城監考,看到了一篇考生文賦,很有意思。想請小叔你幫個忙。”
莫元歌,正是楚郡今年歲考的閱卷官之一。他眉頭微皺,說:“如鋒你該知道,現在是糊名批閱,不好操作的。”
“小叔你誤會了,小侄我不是這個意思。”莫如鋒忙解釋道,“主要那篇文賦是篇小說,小侄當時在考場沒能看完,只看了一半,這兩天心里便老是惦記。今日見到小叔,小侄便想斗膽,請小叔幫忙找找這篇文賦,早些批閱完,送出來錄分,然后小侄好去打聽下它的后半部分內容。”
“小說?能讓你念念不忘,是其鉤子特別強?”莫元歌起了興趣。
“非也,其乃考場作文,幾乎就是平鋪直敘,并沒設什么鉤子。但其切題角度很新奇,是借百年后貧苦鄉民在郡城生活的故事,側面描繪彼時的社會風貌。”莫如鋒感慨道,“小侄主要是覺得,作者推演時勢、針砭時弊的眼光非常獨到,甚至值得我深思。而且,小侄私以為,這篇文賦的立意,很可能合了郡守的心思。”
郡守?
莫元歌聞言蹙眉。
引入蒸汽技術,革新百業是大勢所趨。但楚郡郡守楚狂生,卻是最大的保守派。
倒也不是說楚狂生極端保守、堅決反對革新。而是他覺得:貿然革新,雖有百利,亦有百弊,遺患無窮;不若從輕從緩,觀望總結大離其他郡治的革新情況,盡量確保防患于未然。
若按莫如鋒所說,文賦合乎郡守心思,那也就是說,其針砭之時弊,堪稱一針見血?
莫元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吾知矣。”
次日,莫元歌去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