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論民
這顯然不是李辰安所希望的。
但《憲法》這個東西本就是為天下之民爭取最大的權力,可偏偏沒人能夠接受。
所以他再沒有去提憲法,因為民智未開,這步子跨得太大,真的會扯著蛋。
他只能默默的去做。
他之所想,是在民富之后,是在天下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文明向前大步邁進之后,再由百姓們自發升起的對于權力的渴望。
這是自下而上的倒逼律法的完善。
這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此刻梅放夕問出了這么個問題……
“觀歷史千年,”
李辰安熄滅了爐火,斟了三杯茶,遞了兩杯過去,徐徐又道:
“歷朝歷代之官員或者皇帝,對于民,無外乎用的以下這些法子。”
“其一,愚民。”
“在教育上設置諸多門檻,讓天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無法讀書。”
“書是什么?”
“書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它是鑰匙,它能開啟智慧之門!”
“但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為了謀取自己最大之利益……他們不能讓老百姓去開啟智慧去思考去探索去質疑。”
“他們需要統一百姓思想,不讓他們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