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初秋 四
她的耳畔仿佛又傳來了在進入文壇時候他的聲音——
他說天既生我李辰安,必將風騷文壇五千年!
那時以為他年少輕狂,后來才知道是自己的格局太小。
他成了寧國詩仙,他的詩詞文章放眼天下無人能敵……他確實將風騷文壇五千年!
那場文會極為不公,寧國的學子們為此義憤填膺,他面對寧國的那些學子們振臂而呼,說這就是星星之火!它定可以燎原!
先生在回國的途中說,那便是寧人的性格,只是因為長期被壓抑,才讓人覺得寧人的脊梁已經彎了。
先生還說若是有人真的站了起來,如一盞燈給寧人指引一個方向,寧人直起了腰恐怕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也是所有國家都不容小覷的力量!
而他,則是先生所認為的最好的人選。
可惜,他是寧人而非越人。
他對寧國的那些學子們說,說他希望他們能保持而今這樣的心境,面對不公敢于直言、面對強權敢于反抗,面對弱小有憐憫之心,面對黑暗……有不屈抗爭之勇氣!
他還說……人,終究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那晚他說了許多,偏偏自己都記在了腦子里。
那晚,他孤身一人迎戰吳國十六才子!
他似乎知道那是一場不公平的詩會,他以赴死之心而行。
舉步間卻有萬丈豪情!
他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先生說,這便是寧人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