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弊政
“是這樣,咱蘇家吧,在江南之地,算是遵紀守法的商人……畢竟蘇家的家風很嚴,哪怕家中曾經出了不少人才,也有一些在朝中為官,但蘇家卻從不仗著朝中有人就欺行霸市。”
“蘇家依舊秉承著公平合理的做生意,用賺來的銀子供給蘇家的子弟去做學問。”
“數百年來,都是如此。”
“可自從商氏來到了平江城……百年前的那位商丞相,是他挽救了當初垂危的寧國,其功當然不可沒!”
“蘇氏作為平江城的百年家族,對于商氏的到來極為歡迎,甚至在初時還幫助過商氏許多……比如教商氏的人如何做生意,教他們如何開始紡織作坊,甚至教他們如何與農家合作栽桑養蠶等等。”
“在那時的蘇氏族長看來,寧國能夠幸存,蘇氏還能夠在江南之地做生意賺銀子,蘇氏的子弟還能安心的讀書做學問,這幾乎都是商丞相的恩德。”
“那么對于商丞相的后人,當然得鼎力相助。”
“這一助就鑄成了大錯!”
“蘇氏萬萬沒有料到迅速崛起的商氏,卻向蘇氏舉起了屠刀!”
“當姬泰為相之后,江南道的道臺就換成了而今的那位余萬枝……原來的那位道臺倒了臺,在押送進京的途中被匪人給宰了!”
“余萬枝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整個江南的商賈,舉行了一次所謂的江南市場整頓……”
“江南盛產絲綢,有許多的絲綢作坊,其中又以蘇氏的絲綢作坊最多最大。”
“這些都是蘇氏用了數百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來的,但在那場大會上,余萬枝將所有絲綢作坊收歸為江南織造所有……而今江南織造的那位織造郎中曹琺,就是余萬枝提拔的親信。”
“民終究不能與官斗。”
“家主將那份偌大的家產悉數交給了江南織造,原本說好的是江南織造分潤給蘇氏三成的絲綢份額……這當然比以往自己的作坊產出少了許多,但家主算了算,依舊能夠盈利,此事也就此作罷。”
“可兩年之后,也就是差不多昭化六年這個樣子吧,江南織造給蘇氏的絲綢份額下降到了兩成……又兩年,就剩下一成!”
“那些分潤出去的,全部落在了商氏的手里。”
“而后家主才從舊友嘴里聽到,這一切,都是商氏給余萬枝出的主意,商氏窺覷蘇氏的家業已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