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父皇能夠同意太子哥哥前去親征,他必會協助太子哥哥奪回九陰城來送給太子哥哥一份莫大的軍功。然而父皇卻在長樂宮里根本就沒有回來。朝中姬泰一系掌握著大權,并沒有將太子哥哥的請求送到父皇的手里。他只能握緊了北部邊軍,遠眺著丟失了的九陰城。他放棄了率兵去奪回九陰城,因為那會讓他手里的兵損失慘重。他不能沒有足夠的兵!他希望能夠憑著自己手里的兵,讓姬泰等人有所忌憚。他的這一目的還是有些效果的,太子哥哥在東宮的那些年還算是安穩。當然,也或許是太子哥哥在東宮表露出來的寬厚與無害并沒有直接侵犯到姬泰等人的利益。也或者姬泰原本就是在等著某個機會。太子哥哥在去歲京都之變中死了,他帶著三萬精銳離開了燕云關……這是賣國之死罪!可他依舊那樣做了。只是為了給太子哥哥報仇。他認為京都之變李辰安得到的利益最大,他認為太子哥哥就是死在李辰安的手上……或者因李辰安而死。他認為罪魁禍首就是李辰安,所以,他在聽聞李辰安要借道江南去蜀州之后,毫不猶豫的就率兵而來。他做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