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充滿了矛盾。因為隨著他事跡的傳頌,京都也有了關于他這十七年的傳言。他是曾經太尉大人李春甫的孫子,可偏偏他在廣陵城的名聲當真不堪!他有著如此才華,卻演了十七年的傻子!他明明詩書滿腹,可確確實實連個秀才的身份都沒有。問及院正大人。院正大人一捋長須,面向夕陽,說了一句……天既生了李辰安,他必將風騷文壇五百年!沒有解釋這矛盾是為何。反而前所未有的夸贊了他!可他要想風騷文壇五百年,首先就得活過今夜!他剛才竟然說要風騷文壇五千年……好吧,這在寧國的學子們看來,不過是嚇唬那些越國學子的。這些現在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就要死了!可他們卻無能為力。最多也就是在這文壇發泄一下心里的不滿,亦或是為李辰安吶喊兩聲罷了。于是,有人神色悲戚。也有人很是激動。還有人義憤填膺,意圖去找到姬泰和他論一番正義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