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不可性急,需徐徐圖之
竹素在紙上畫一個水滴狀的東西,說道:
“此為內膽。需在內膽胚體上雕鏤出【玲瓏孔】,再用特質的透明釉填上,看上去像洞,卻不漏水。”
他又畫了一把壺,介紹道:
“此為外殼。也需要內殼胚體上雕縷出【玲瓏孔】。不再堵上,但要與內膽的玲瓏孔一一對照。內膽與外殼有一定空隙,甚至可以插根火柴棍。只要不用力捅,內膽的玲瓏釉是不會破的。
然后內膽套入外殼,壺口用泥抹平,經過焙燒,縷花處明徹透亮,也確實有洞,看得清里面的茶水,卻不外溢。”
經竹素這么一解釋,眾人豁然開朗。
孟老問:“既然您懂,上次何不解釋呢?”
竹素輕輕一笑:“我想見見真壺。這種壺最關鍵的是內膽與外殼上的【玲瓏眼】要嚴絲合縫。讓人看不出有內外兩層。
每個玲瓏眼必須對齊,而壺身是有弧度、有曲面的,就算把這原理說清了,魏先生也不一定能夠復制出來。
這不是什么科學計算,而是一種經驗。這把壺讓大家都看不出破綻,必須是一位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能工巧匠才能做出來。
我在古玩市場看過仿制品,一般人看不出,但逃不出我的眼睛。魏先生這把壺確屬上上之品,要好好珍藏。”
魏海生說道:“謝謝大師指點,曾經我也這樣想過,只是不敢敲碎去探個究竟,您這么一說。我就心中有數了。”
竹素說:“河南煙澗村的文物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你可先到那兒買幾把假的小心敲開,弄清結構。”
魏海生大喜,站起來朝竹素鞠躬。
陸皓明說:“你回去好好研究,要造出跟你帶來的這把一模一樣的壺。我就給你評個大師。”
“大師?”
“對,我們文化廳正在起草【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定規則,只等送領導審批。審批通過后就要舉行評選。這個事,省里一定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