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輛車跟在后面監視
關鍵的是政法委書記喬年生。另一個應該是高書記。其他人的支持沒有用。
高書記是第三把手,他的意見很有用。但是,喬年生的意見最關鍵。畢竟他業務熟。可以抓人,但必須符合相關的法律條文。
喬年生為什么聽市長的,不聽書記的呢?這里面也可以再分析。
一是他的基本素質,工作經驗決定了他對這件事的預后判斷。覺得先放人才可以穩妥處理。
其次是他受到了唐盛采訪的壓力,在工作過程中,記者是專門尋找暇眥的,必須做到程序合法。
周子昆打了人,可以不抓,而抓另一方,這就存在紕漏。
由此,陸皓明就判斷出三個基本信息。
一,汪在關鍵的地方不再讓步,說明他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掌握事物走向的預見。
二,汪在占據著有利的位置,對譚用人在表達不滿。
三,后續會有斗爭。
也就是說,汪在制止事態向惡性發展的關鍵時刻,有意無意地卷入了這場風波。
陸皓明推理完畢,他決定堅決站在汪這邊,給某些胡作非為的人一些警告,至于其它的后續發展,他不敢想像。
于是,他撥通了唐記者的電話。
通了,但對方又掛了。
陸皓明知道,唐盛不方便接聽電話。
果然如此。
譚俊杰打了幾個電話,安排了有關工作之后,最后一個電話打給宣傳部長戴月,叫他馬上過來一下。
其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唯有這省城來的記者不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