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陸皓明大開眼界
何拾遺道:“這才是正經的宋代煮茶,這些桔皮、薄荷、紅棗都是曬干了研成粉,和茶一起煮。
當然,一般的場合就不會這樣煮,書記、局長來了,我就表演一下古法煮茶。古人叫吃茶,要嚼,現在人叫喝茶,不要嚼。”
陸皓明笑道:“不虛此行。”
此時,水已燒滾,何拾遺用茶夾夾起一撮茶葉,對陸皓明道:“書記,如果有電子稈可以驗證,我夾起的一兩茶。”
陸皓明笑笑:“不用驗證,我相信你的手法。”
何拾遺把茶葉投入滾水,頭水潑掉,兩水再潑掉,第三次水滾時,才加入桔皮、薄荷、紅棗。
一會兒,紅湯翻滾,何拾遺提壺,高高舉起,弓腕,一線茶水穩穩落入茶幾上七只杯中。
何明歌跪著移動身子,給大家端茶。
何拾遺夾起茶葉渣,分給大家,說道:“要嚼這茶葉,再喝茶”
何明歌給每人一個茶夾。陸皓明夾起茶葉嚼幾下,滿口溢香。上,再喝一口茶:那清爽,甜潤滑過喉嚨,一直潤到心底。
他從來沒有這樣喝過茶,也從來沒有品味這茶,竟然讓他一個中文系才子用語言形容不出感覺。
他又喝了一口,這一口感覺更不同,清香四溢,滿口生冿。
連喝了幾杯,陸皓明說:“今天來大有收獲,就這樣發展茶葉產業。一包茶配三包輔料。”
老唐說:“確實好喝。傳承古法茶道,弘揚民族文化,可以大做文章。”
何家人非常興奮。喝罷茶,就帶陸皓明和老唐到何拾遺家看如何制茶。
何拾遺講解了制茶的十二道工序:初制過程包括:采——萎——搖——揉——燥。即摘嫩葉,曬半干,搖青殺青、揉捻、干燥。
精制的過程包括:毛揀、分篩、復揀、風選、勻堆、焙火。
陸皓明心里特別高興,對何拾遺說:“我目前忙,等兩個月再研究這件事,但我一定會把茶葉這篇文章做好,做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