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產量令人震撼!
二十五億噸級別的超大型鐵礦床意味著什么呢?對比之下,整個東南亞最為龐大的鐵礦床,位于南越國境內的羅石溪鐵礦床,其總量才大約五億四千萬噸上下。同時,鐵礦的價值還需考量開采難易度和礦石本身的品質。
譬如,澳洲的鐵礦石因其儲量豐富、品質優良且易于開采,在全球市場上熱銷,并受到國際四大礦業巨擘的掌控,甚至時常操控龍國進口鐵礦石的通道及價格,從而直接影響到龍國乃至全球鐵礦石和鋼鐵制品的價格波動。
當王耀聲稱他們已探明一處五億噸的大型鐵礦床和一處二十五億噸的超大型鐵礦床時,張少騫在最初的震撼之后,出于本能表示難以置信。然而,在接過陳霖遞來的詳細文件報告細讀一番后,他面色變得格外嚴肅。
盡管張少騫并非此領域的專家,但由于其所在集團曾投資多個礦業公司,因此對基本信息有著一定的了解。加之對方提供了各種實地開采的照片和礦石品質檢測數據,這讓張少騫不得不對此事予以高度重視。
在張少騫深入研讀材料之際,王耀則悠然地拿起一杯酒輕啜一口。這處二十五億噸的鐵礦床,其實是基于紅警系統的黑科技——在景東南部實施虹吸效應后的初步估算結果。
在景東地區部署紅警分基地的過程中,王耀將原本位于孟薩的高科技礦井轉移至景東市南部更為平坦的山區。
據初步推斷,以景東為核心,能夠通過虹吸作用匯集金三角地區深藏地底數千米的鐵礦資源,進而形成一座儲量高達二十五億噸的超大型鐵礦床。此處鐵礦主要以褐鐵礦為主,盡管品位不如磁鐵礦和赤鐵礦,但在科技礦井的虹吸效應下,礦床開采難度顯著降低,從而降低了開采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礦石品質。
使得褐鐵礦的整體品位達到50%,其中優質鐵礦石品位更是高達61%。要知道,理論上褐鐵礦的最大品位僅為62.9%,這樣的礦床已然可以被稱為富礦,更不用說其驚人的儲量了!
“坦白講,我不是鐵礦行業的專家,因此可能需要請教相關專業人士來進行評估。”張少騫沉穩地放下手中的文件資料,目光轉向王耀,直接發問:“但我仍想問一下,貴方是尋求合作開采,還是希望引入投資?”
“我們已經開始開采,并初步設想向貴方出售鐵礦原石或精選后的優質鐵礦產品。”王耀回應道:“待地區局勢穩定后,我們計劃投資建立兩家大型綜合性礦石開采公司和一家大型冶煉廠。”
“此外,我們期望從貴國采購所需的開采設備、煉鋼設備,以及連接多座城市與礦區的鐵路設施。盡管我擁有紅警基地的采礦場和礦石精煉廠,足以保障紅警軍團的資金需求,但我們打算在此地構建自給自足的工業體系,龍國則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軍團則通過輸出鐵礦原石等資源作為交換。”
選擇不直接請求龍國投資的原因有兩點:首先,軍團當前僅是一個地區性軍閥力量,緬國局勢尚不穩定,龍國不可能輕易投入數十上百億的資金來建設大型采礦場和鋼鐵廠;其次,盡管王耀身為龍國華裔,但他正致力于創建自己的國家,過度依賴龍國并不適宜。
再者,紅警系統對于鐵礦的處理方式僅限于回收獲取資金,難以形成更大的經濟體系,直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至于未來更廣泛的合作,等到成功占領緬國全域,實現獨立建國后,自然會有更加專業、高層次的團隊前來洽談。
“目前只涉及資源銷售嗎?”張少騫若有所思。
如果僅僅是從軍團手中購買鐵礦原石,對龍國而言,無非是新增了一條鐵礦原石的供應渠道,屬于民間層面的合作,不必過多擔憂國際輿論壓力。
最多也就是緬國政府反對,大概率不會影響到國際四大礦業巨頭的利益。因為在張少騫看來,軍團剛剛占領東撣邦不久,即使早有預謀布局,開采規模也應該不大。
于是他進一步詢問:“那么請問貴方每月能夠供應多少鐵礦原石呢?品位要求只需超過50%以上的富鐵礦即可。”
王耀思索片刻,根據紅警基地的幾個分礦隨著紅警分基地建設和增多的采礦場、采礦車以及礦石精煉廠的情況來看,預計僅在東撣邦地區,每月就能開采約五百萬噸粗鐵礦和近兩百萬噸精品鐵礦。
盡管紅警系統的資金回收確實需要鐵礦,但它同時也接受金銀礦、銅鉛礦、錫礦、鋁土礦、煤礦等多種礦石,均可為紅警系統提供資金支持。
經過盤算紅警基地的發展規模和占領緬國所需的資金規模后,王耀緩緩答道:“每月供應200萬噸粗鐵礦,80萬噸精鐵礦。”
張少騫聞言,正在伸手取杯的動作不禁一顫。按此計算,每年即為2400萬噸粗鐵礦和[960萬噸]的精鐵礦產量。
要知道,龍國最大的單一鐵礦開采企業——鞍鋼集團旗下的齊大山鐵礦,其年開采量才不過1064萬噸粗鐵礦和367萬噸精鐵礦。
而龍國去年全年鐵礦原石總產量為9.68億噸,其中鐵礦原石產量最高的省份冀省,年產鐵礦原石為4.1億噸。
倘若軍團能保持這一生產規模,每年至少能產出3360萬噸鐵礦原石,在龍國的排名也能躍居前八!更何況,若數據無誤,這些礦石全部為50%以上品位的富礦。
如此大規模且高品位的鐵礦交易,若放在全球貿易中或許還會遭到四大礦業集團的壓力,但在遠東市場,無疑將極大地攪動東方的鐵礦石供應鏈。
龍國鐵礦原石的品位普遍較低,超過94%的鐵礦原石品位都在35%以下,而全球平均鐵礦品位約為43%,龍國每年為追求高品質鐵礦承受著四大礦業集團的巨大壓力。
如若軍團的鐵礦石真能達到50%的綜合品位和61%的精品礦石水平,并能保持如此高的產量,那么可以預見,國內各大鋼鐵集團將會為了這些富礦爭搶得不可開交!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建立在軍團確實具備這樣的實力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