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緬甸聯(lián)合防衛(wèi)軍
在修煉的世界,緬甸的內比多,第五大道,這條被稱作外交街的地方,各國的駐緬仙府皆云集于此,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天地景象。
如今,街上滿是尋求各自仙府庇護的異域修士,他們攜妻帶子,聚集在屬于自己的國度之地。
然而,仙府的殿宇有限,有的敞開庭院,收容本國同道,高舉國旗于屋頂,以防被各方勢力的神兵誤襲。
有的仙府卻對普通修士置若罔聞,只接納財力豐厚的富賈,任憑其余人在殿外街頭露宿,最多施舍帳篷和丹食。
劉靖立在窗前,默默注視著對面的景象。
龍國仙府對面,便是鷹國的駐地,此刻,鷹國仙府門前圍聚著一些鷹國的商行弟子,他們在緬甸各地,如曼德勒、東枝等地經營生意。
如今東枝已被神秘勢力占領,緬甸各地烽煙四起,各國商行紛紛撤離,弟子們或是奔向南方的港城仰光,尋找渡海之路,先至他國,再圖歸鄉(xiāng)。
那些未能及時南逃的,只能涌向內比多,祈求仙府庇佑。
此刻,鷹國仙府門外,十幾個來自不同商行的弟子正求助無門。
他們的上級早已乘機飛往安全之地,或已抵達仰光,逃離戰(zhàn)亂中的緬甸。唯有他們這些凡夫俗子,被困在此地。
鷹國仙府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僅接納那些來不及撤離的商行高層和富人。
這引來了普通弟子的不滿,仙府守衛(wèi)不得不武力驅散,甚至在門前架起鐵柵,警告眾人勿觸霉頭。
根據(jù)規(guī)矩,各國仙府可以配備守衛(wèi),由經驗豐富的修士組成護府戰(zhàn)隊,負責內部安全,尤其在動蕩之地。
然而人數(shù)有限,只為保護本國使節(jié)與仙府安寧,且駐守的修士和法寶皆需與當?shù)貐f(xié)商,方能使用。
龍國仙府雖只有門衛(wèi),但樓頂,仍有幾位守衛(wèi)持劍巡邏。
身后傳來動靜,劉靖放下窗簾,回首望去。助手前來通知,有會議召開。
劉靖點頭,整理衣冠,步入會客殿,此處此刻充當臨時會議室。
十幾個國家的外交修士圍坐一堂,討論緬甸的戰(zhàn)局與撤修事宜。
各國對緬甸戰(zhàn)事的發(fā)展皆感震驚。
緬甸國防軍統(tǒng)治這片土地已有七十余載,雖未徹底清除邊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部族勢力,時有軍事動蕩,但中部與南部沿海七州相對安定。
唯有邊境七邦,尤其是克欽、撣邦,因強大武裝勢力盤踞,難以平定。
半月前,緬甸陷入內戰(zhàn),不僅面臨緬甸聯(lián)合防衛(wèi)軍(前政府文官派系與軍隊反對派組成的聯(lián)盟)的攻擊,金三角崛起的神秘軍團也對南撣邦和北撣邦等地發(fā)動攻勢。
包括內比多在內的核心城市遭受空襲,各國初步判斷,緬甸國防軍的空中力量已被摧毀。
東枝告急,撤回的修士報告軍團已逼近東枝。如今,就連內比多的衛(wèi)星城也在與軍團激戰(zhàn)。
戰(zhàn)火蔓延之快,令各國措手不及。
原計劃的撤修行動被打斷,各國仙府暫且聯(lián)手,試圖派出聯(lián)合外交隊伍,與軍團溝通。
選擇龍國仙府作為會議之地,是因為不久前,龍國的記者深入金三角,采訪了軍團的消息。
那位名為劉曉的戰(zhàn)場記者,再次名聲大噪。
他深入的是被稱為毒梟王國的金三角,采訪的則是連續(xù)擊敗三位毒梟大王,擊潰數(shù)萬大軍的新興勢力。
“嚴大使,面對當前緬甸的危局,我們希望貴國能與軍團高層交涉,傳達各國外交修士的意愿,確保在緬人員的安全撤離。”
鷹國大使克魯斯嚴肅地對嚴利文說。
“我們正在嘗試與軍團聯(lián)系。”
嚴利文環(huán)顧四周,回應道:“但他們尚未回應,我們正在積極溝通,相信不久會有消息。”
面對鷹國大使的直接試探,嚴利文并未上當,以太極之法,模糊其詞,否認與軍團有過多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