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制空權
那些來自紅警系統的戰士、文官和工程師是他敢于在這動蕩的緬甸,以少數族群建立新王朝的底氣。
全球二百多個國家中,現今仍有君主的國家只有二十七個,大多數是小國。
比如南洋的汶萊王國,人口僅四十五萬;
人口多一些的如東南半島的高棉王國,有一千六百萬人口;
南洋的馬來王國,人口高達三千三百萬。這些國家歷史上都曾長期有封建王朝,即使在近代被西方殖民者控制,仍保留了君主制度。二戰結束后,全球興起獨立熱潮,這些國家借此機會獨立,許多也保留了君主制。
但每個現存的君主制國家,其君主在近代歷史中的領導作用對民眾的擁護至關重要。
而緬甸并沒有這樣的基礎。五千四百萬緬甸人分為一百五十多個民族,最大的緬族有三千多萬,而王耀的華人則有兩百六十多萬。要在如此多元化的地區建立新王朝,必定會遭到當地勢力的反對。
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穩固統治。加上紅警系統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出,通過漢文化教育同化國民,王耀相信只需十年,新一代年輕人就能徹底被同化。
緬甸華人的人數其實并不少。
相比于一百五十萬左右的孟族和一百萬左右的克欽族,兩百六十萬的華人族群在緬甸少數民族中能排到第三,僅次于四百萬的克倫族和八百多萬的撣族。
然而,緬甸官方并不承認華人是一個單獨的族群,還細分了華人,比如果敢特區的果敢族。
在中央平原和南部沿海的政府核心區域,華人族群的發展受到限制,比如禁止華人學校,使華人的文化教育難以普及。
據說,現在南部沿海的華人新生代被強制進入緬文學校,有些孩子已經不會說漢語了。
“前線的兵力損耗如何,還夠用嗎?”王耀阻止了陳霖誤解他的意圖,想要暗殺素敏等前政府官員后,轉而詢問前線部隊的損耗情況。
“空軍部隊基本沒有損失,畢竟我們掌握了制空權。”
“陸軍部隊,幾支合成旅都有些損失,從開戰至今,主力合成部隊總共損失了一百三十七人,陣亡二十一名,受傷一百零四人,失蹤十二人。
主力部隊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就算在南桑縣、柯林縣和進攻東枝的戰場上,作為主力的重裝合成部隊都是在李重的猛烈轟炸之后才發起進攻的,就像海灣戰爭那樣,地面部隊上去基本上是做收尾工作。
畢竟不是每個軍隊都能像龍國軍隊那樣,在鷹式飽和轟炸下還能組織起有效的防御甚至反擊。這些緬甸軍隊連金三角的販毒武裝和軍閥游擊隊都對付不了,怎么可能在軍團的狂轟濫炸下保持有效組織?
聽到主力部隊只有一百多人的損失,陣亡加上失蹤的不到三十人,王耀點點頭,又問:“警衛部隊的情況怎樣?”
雖然王耀的軍團主力是幾萬紅警合成旅,但康樂警衛隊的戰斗力也不容小覷。
畢竟,這支由普通人組成的民兵警衛隊中,每個班至少有一名或兩名紅警戰士作為基礎軍官,灌輸效忠王耀的理念,訓練他們的軍事技能和戰斗技能。
加上這些警衛隊士兵大多是從前緬甸軍隊和軍閥部隊的俘虜轉化而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軍事素質,經過短暫的整合,就能變成一支強大的步兵部隊。
如今,這支步兵部隊在紅警戰士的指揮下,戰場表現優異,比以往在緬甸軍隊和軍閥勢力時強多了。而且,從班級軍官到中高級軍官,都是王耀的紅警親信,完全不必擔心叛亂的問題。
“截至昨天,第一路軍兩支警衛旅報告的損失是:陣亡一百七十二人,傷兩百二十人,失蹤十九人。”
“第二路軍兩支警衛旅報告的損失是:陣亡一百五十三人,傷一百九十八人,失蹤十四人。”
“第三路軍兩支警衛旅報告的損失是:陣亡兩百六十六人,傷三百四十五人,失蹤三十七人。”
聽完陳霖匯報的三路大軍警衛部隊損失,王耀微微皺眉。
“總傷亡一千四百多人?”王耀低語。
陳霖解釋:“警衛部隊的傷亡主要出現在城市戰斗,尤其是第三路軍負責的北撣邦地區,既要面對復雜的地形,又要對分散在各城市的敵軍進行圍剿。而且,警衛部隊中有許多狂熱崇拜者,他們在進攻時異常勇猛,所以傷亡較大,但相應的,戰果和軍功也領先于其他警衛部隊。”
盡管加強了警衛部隊的武器裝備和支援武器,但正如陳霖所說,警衛部隊作為消耗戰和治安戰的主要力量,被用于城市攻堅等復雜戰場,損耗自然較高。
而且在紅警系軍官的領導下,這些出身平民的警衛士兵出現了狂熱崇拜現象,大批崇拜王耀的士兵渴望軍功,渴望建功立業,戰斗時毫不畏懼死亡。
這些基層狂熱崇拜者和紅警系軍官往往沖在最前線。
但這要看跟誰比。從軍團宣布參與緬甸內戰至今已是第十六天,軍團總傷亡人數是一千五百六十一人,主要是警衛部隊在占領各地城市的巷戰中損失較多。
相比之下,海灣戰爭中,以鷹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四十三天的戰損是六百多人,給巴比倫王國軍隊造成的傷亡是:超過兩萬人陣亡,可能接近五萬王國軍士兵喪生,由于指揮不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