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給你找個住處
雨一直在下,內比多的雨季讓這個坐落在錫塘河谷的城市變得濕潤無比。
熱帶地區(qū)的六月,氣溫逐漸攀升,潮濕和熱氣交織在空氣中。東郊,災后的重建工作正在進行,一周前的內比多戰(zhàn)役,巴彥大壩被炸,洪水席卷了這里,許多人失去了家園。盡管軍團的救援保住了許多人的生命,但重建家園并非一日之功,大部分人只能暫時住在軍團設立的帳篷區(qū),少數(shù)人投靠親友。
重建工作艱巨,而且戰(zhàn)爭尚未結束,軍團的主要精力仍在對抗緬軍,因此重建進度緩慢。安度走進了一個災民區(qū)的小商店,店主是個華人小販,售賣生活用品,同時回收破損物品或接受抵押,就像古老的當鋪。像他這樣做的不在少數(shù),但華人商人們做得最大,因為軍團以華人為主,占領了內比多,華人的地位也隨之提升,一般人不敢招惹。
“你怎么來了?”店后的暗室里,華人老板皺著眉問安度。這位老板是當初與安度一同行動的紅色警戒士兵,處理掉“安度”的尸體后,他銷毀了所有證據(jù),并制造了一場意外,讓軍團的醫(yī)療隊炸掉了現(xiàn)場。他自己則改頭換面,以小商人的身份混跡于災民區(qū)。
“我聯(lián)系上了CIA,但他們不信任我。”安度對這位聯(lián)絡員同事說,“鷹國大使館把我趕出來了,讓我自己想辦法去密支那,他們會在那里找我接頭,給我安排新工作。”
聽完匯報,聯(lián)絡員皺起了眉。“這事我得上報,我給你找個住處,你暫時藏在災民區(qū),應該沒人查你。”他說。安度點點頭,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軍團占領內比多后,緬軍政府的核心機構遭受重創(chuàng),安度潛伏的情報部門也在其中。現(xiàn)在緬軍政府各部門四散逃亡,安度利用CIA線人的身份,找到了鷹國大使館避難,并成功找到策劃了許多行動的艾力克,讓軍團有機會引出并逮捕他。
緬軍政府已垮臺,曼德勒戰(zhàn)役即將結束,緬軍不足為懼。安度的新任務是想辦法滲透進CIA東南亞分部。聯(lián)絡員安置好安度后,立即用電報將消息傳給了內比多的情報分部,隨后情報分部將最新情報轉交給景東的情報總部。
不到一個小時,軍團的情報頭子汪年就把這份情報交到了王耀的辦公桌上。“讓安度自己去密支那?”王耀看著情報皺眉。
汪年報告:“CIA在密支那支持緬國聯(lián)合政府防衛(wèi)軍,撮合了包括克欽軍在內的少數(shù)族裔武裝,兵力約十萬,還在不斷征兵。”
旁邊的陳霖也說:“緬國聯(lián)合政府防衛(wèi)軍控制了克欽邦,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汪年補充:“沒錯,我們已有臥底滲透進緬國聯(lián)合政府防衛(wèi)軍,趙巖倫已經在他們的支持下,從克欽邦的佤族中挑選了幾百人,加上防衛(wèi)軍提供的人員,組建了一千人的部隊,正在訓練,打出‘新佤邦聯(lián)合軍’的旗號。”
緬國聯(lián)合政府防衛(wèi)軍的主要兵力是北方軍區(qū)和東南軍區(qū)的叛軍,大約三四萬人,加上克欽軍一萬多人和戰(zhàn)后招募的新兵,總兵力不到十萬。說實話,這對王耀來說威脅不大,他已擊敗了數(shù)萬傭兵的佤邦聯(lián)合軍和三十多萬的緬軍,防衛(wèi)軍根本不值一提。
只需讓第三路軍和合成第三旅繼續(xù)北上,不到一個月就能打到密支那。王耀沉思著地圖,考慮對策。
汪年解釋:“安度的身份可能已被CIA懷疑,如果他真的去了密支那,反而會加深嫌疑。我認為應該讓他反其道而行,去南方的仰光。”
王耀聞言恍然大悟。安度無論通過什么途徑去密支那,都會引起CIA和緬國聯(lián)合政府防衛(wèi)軍的懷疑。畢竟軍團現(xiàn)在占據(jù)了半個緬國,從內比多到曼德勒到處都是軍團的人,還要穿過戰(zhàn)線,安度若能平安抵達密支那,必定有問題。
“真狡猾。”王耀瞇起眼睛。不愧是鷹國的麻煩制造者,差點中計!
情報戰(zhàn)就是這樣危機四伏,任何看似平常的行為都可能隱藏試探。汪年提出的對策很簡單,現(xiàn)在仰光省已在軍團控制下,伊洛瓦底省也將納入軍團統(tǒng)治。直接讓安度去仰光,制造準備逃跑出境的假象,這很符合“安度”的設定,作為緬軍情報部門的殘余,這時候逃跑才合理。
如果CIA不感興趣,我們就讓安度這個紅色警戒特工以緬甸軍方情報上尉的身份活躍在國外,與海外的緬甸軍政府殘余勢力建立聯(lián)系,甚至利用這層關系接觸緬甸聯(lián)合國防軍在海外的成員。
如果CIA確實介入,為了穩(wěn)住安度,他們很可能給予一些好處,無論是金錢還是別的,這都能讓安度更深入CIA的東南亞分支。最糟糕的情況是,安度被CIA拋棄,同時海外的緬甸軍政府殘余勢力也拒絕他,盡管可能性不大,但必須做好準備。這時,安度就得放棄現(xiàn)有身份,讓這位紅色警戒特工以其他身份在海外行動。
關于這位紅色警戒特工的安排迅速確定下來。接著,王耀問起五個紅色警戒分基地車的進度。
"目前臘戌市和東枝市的基地車已經到達,正在展開基地。"陳霖打開墻上的屏幕,向王耀匯報。五個城市的軍事基地區(qū)域已經清理完畢,臘戌市和東枝市的基地里,巨大的鋼鐵車正緩緩展開,周圍有車隊的士兵在保護。
"曼德勒、內比多和仰光的軍事基地還需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畢竟路途遙遠,還得翻越緬甸山脈。但一旦基地到位,只需幾天就能快速成長為分基地群。"王耀手中的資源越來越多,這些分基地的建設速度也會更快。
目前,王耀的三個紅色警戒基地每天能生產1500名紅色警戒系列的士兵或人才,總共每天4500人。等這些分基地到位后,三五天內就能達到相同水平。
到時候,王耀坐擁八個紅色警戒基地,每天能產出名士兵或人才。扣除一半人力用于行政官員、科學家、工程師以及警衛(wèi)部隊的基層軍官,大約人力能補充到主力部隊。
這意味著兩天就能組建一個合成旅。一個月后,王耀的軍團主力合成部隊和空軍能擴充至18萬人,加上現(xiàn)有的人主力,接近24萬的主力部隊。再把十幾萬緬甸軍隊俘虜轉化為士兵,征召新兵,湊足20萬的警衛(wèi)部隊,40多萬兵力足以統(tǒng)治整個緬甸。
然而,除了軍隊的擴張,行政官員的短缺也非常嚴重。按照各國官員比例,大約2%到5%,軍團要深入統(tǒng)治緬甸每個村鎮(zhèn),必須分配相應的行政官員。
已知緬甸有5400萬人口,需要的行政官員數(shù)量在270萬到324萬之間。即使一個月后軍團的軍隊實力擴展到40多萬,將生產的人力供應給行政官員,也需要225天以上,才能完成如此龐大的行政官員隊伍。
對其他新興政權來說,不到八個月?lián)碛?00多萬能統(tǒng)治全國的行政官員是好事,但對于擁有紅色警戒基地的軍團而言,時間太長了。此外,推廣漢語教育,讓漢語成為主流,也需要百萬級別的教師。
緬甸當?shù)氐娜A人族群只有260多萬,就算全部參與也無法填補這個缺口。因此,王耀決定招募東南亞和南洋的華人族群。
作為離龍國最近的地區(qū),東南亞的華人數(shù)量有3000多萬,占全球海外華人的半壁江山。其中暹羅王國有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有600萬華人,新加坡有300萬華人,菲律賓的華人雖不足100萬,但有華人血統(tǒng)的人超過1800萬。
東南亞各國都在想辦法限制華人族群的發(fā)展和擴張,許多華人為了避免打壓,通過融入或改變身份加入其他族群。在各國官方定義中,有華人血統(tǒng)的人不算華人,所以如果仔細計算,南洋地區(qū)3000萬華人這個數(shù)字可能還要翻倍。
近幾十年,海外華人的存在感較低,大部分是因為被各國有意壓制,加上新一代接受西方教育,逐漸淡忘了體內流淌的華夏血脈。更有甚者助紂為虐,專門欺負華人,包括從龍國出國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