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大秦帝國的號召
“我們現有一艘大型海船和五艘中型海船,我建議保留兩艘中型的,其余的都能響應征召。”楊奇仍然謹慎地提出。
中型海船的滿載排水量小于三十萬噸,超過就是大型海船了。海洋海運公司手下有一艘八萬噸的,兩艘五萬噸的,兩艘兩萬噸的,以及三艘一萬的。
他們不算大型公司,但也絕不算小,只能說規模中等,然而作為一個不足一年成立的公司,能達到現在的規模已屬不易,前景無可限量。
身為航海經驗豐富的船長,龍應贊同楊奇的提議,說道:“確實,現在的戰事并不緊急,不必全力以赴地參與到征召之中,留兩艘海船繼續從事海上運輸,既能保持收入,如有不測發生,至少我們不會一敗涂地。”
作為生意人,榮天賜理解他們的顧慮,點頭表示同意。
經過詳細的討論,眾人最終決定留下一艘兩萬噸海船和一艘一萬的,保證海運公司正常運作,其余的幾艘船都響應帝國征調。
.........
這樣做會導致海運公司的運力大幅下降,許多航線無法開展,甚至得罪一些海外企業。
榮天賜等人商量后,決定保留一條從秦國至波斯灣的線路,以及從龍國沿海直達秦國的線路。
維持這倆關鍵航線運輸,公司既能保住運作資金,也能掙到一筆。經過四人的協商,最后決定由秦源作為全權代表,響應帝國征召,并領導一批水手負責這些船只的操作。
秦源知道朋友們把這次與政府和軍隊接觸的機會留給他,是為了使他更好的入籍。
......
他在餐桌上向三個朋友致敬并痛飲幾杯!約定戰事結束后,他一定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那時大家一起痛飲,不醉不歸!
不只發生在榮天賜四人身上。
戰爭爆發后的第五天,考慮到未來和以英吉利為首西方世界的戰斗,需要巨大的運輸能力支撐全球戰略,必然會動員民間船只參與。
于是,王耀下令,帝國海運司發布召集令,召集三十萬噸級以上的民用船只組織運輸船隊,以確保對越南沿海的秦軍建立有效的后勤供應。
這次召集并無強制,是民間自由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