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確立繼承
次日清晨,藍玉急不可耐地從軍營返回京城,座下駿馬未及休憩,直奔王府。
王弼,大都督府的僉事,自軍旅生涯以來便隨藍玉馳騁疆場。大明建國二十載,武將們難得有片刻安寧。
當然,一些膽大的邊疆部族仍不時騷擾邊境,不過這些小沖突尚未觸及藍玉他們的底線。
得知藍玉來訪,王弼也不敢怠慢,早早備好茶水,在后院等候。
“老王!”
拱門外傳來一聲激動的呼喚,身披鎧甲的藍玉身影出現在走廊盡頭。
“想必你也聽說了京城近日的變故,對此有何見解?”
藍玉隨手扔下頭盔,未及落座,便一口氣喝干石桌上杯中的茶。
“局勢尚不明朗,我也沒主意。你見多識廣,幫我分析一下吧。”
王弼不緊不慢地提起茶壺,為藍玉續滿茶,然后慢慢說道。
藍玉略作沉思,兄弟之間無需避諱,二人畢竟曾共歷生死戰場。
“此刻關鍵看陛下,皇儲之位可能要落在兩位皇孫身上了。”
“我也這么想。”
王弼點頭應和。
"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陛下對太子的寵愛眾所周知,但日前忽然召燕王世子進宮,還商議國事,這背后必有深意。"藍玉望著他的平靜神色,不禁輕輕搖頭。
"難道陛下更傾向于燕王世子嗎?"聽到此言,王弼微微一愣。帝王的心思,有時猶如海底針,難以捉摸。他雖為武將,但智謀不凡,否則也無法在瞬息萬變的沙場上屹立至今。
不過,太子與燕王世子,皆為皇孫,無論誰登上儲君之位,皇城都將經歷一場地震般的動蕩。"現在下結論還早,所以我們必須謹慎選擇陣營,尋找最佳的出路。"藍玉沉思著舉杯,凝視水中蕩漾的倒影。
"我聽說秦王已被秘密囚禁,而晉王遠在邊疆,鞭長莫及。所以,目前只剩下……"
"燕王朱棣!"王弼目光閃爍,心領神會地給出了答案。燕王朱棣坐鎮北平,正試圖平定漠北的叛亂,麾下盡是英勇之士,多年來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藍玉與燕王同以軍功顯赫,但兩人之間并不和睦。兩年前,他奉命協助燕王對抗蒙古,兩位猛將聯手,蒙古軍隊迅速敗退。然而,在軍中,藍玉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燕王的士兵雖然勇猛,卻只聽燕王一人指揮,對他這位開國大將并無敬畏之心。
藍玉將此事稟報給陛下,但朱元璋政務繁忙,對此并未過多關注。見陛下無動于衷,藍玉轉向太子求助,朱標以寬厚聞名,重情重義,只寄出一封勸誡信便作罷。
如今儲君之位動蕩,燕王世子極有可能接任,這使得藍玉內心憤慨不已。"哼!"他輕哼一聲,思緒紛飛。
"燕王,你最好別輕舉妄動,否則,我藍玉就算拼死,也不會讓你如愿。" "唉!可惜那天朝會上,燕王世子無論哪方面都壓過允炆,不知陛下是否因此不滿。"藍玉心生憂慮。
隨后,藍玉與王弼交換了看法,一同步入廳堂。
……
皇宮后花園,朱元璋獨自坐在石凳上,陽光灑落,花團錦簇,但這美景并未能消解他眉間的憂愁。
馬皇后立于一旁,手提木質水桶,正專心致志地照料著花圃,身邊的宦官宮女皆肅立在皇帝周圍,小心翼翼,臉上流露出無盡的困惑與不安。整個花園內,唯有皇后澆水的聲音回蕩,靜謐得令人窒息。
見仆人們如坐針氈,馬皇后便放下水桶,從侍女手中接過食盒,置于石桌上,揭開蓋子,內盛文思豆腐一碟,小米粥一碗,還有幾粒炒花生和幾枚煮熟的雞蛋。她輕輕剝開一枚雞蛋,置于盤中。盡管朱元璋位高權重,尊貴無比,但他的生活簡樸至極,飲食與尋常百姓無異。
這樣的習慣源于他對出身的記憶,那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農家生活。年少的困苦使朱元璋深知食物的珍貴,故他鮮少主動品嘗山珍海味,他知道大明的土地上,還有無數人在忍受饑餓。
簡單的飯菜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然而朱元璋此刻并無食欲,他擺了擺手:“先放著,稍后再用。”
朱標離世,兄弟相殘,一系列變故令他心煩意亂。這座花園成了他舒緩心情的避風港,也是他逃避塵世紛擾的凈土。然而,現實殘酷,終究需要面對。
朱元璋緩緩起身,在花園中漫步,望著綻放的花朵,他的嘴角掠過一絲落寞。“還是以前的日子好啊,有片土地耕種,能吃飽飯,穿得暖和,就滿足了。”
話音剛落,他伸出手,輕輕觸摸花瓣,似乎那些絢麗的色彩能治愈他內心的創傷。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