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朱高熾的叔伯們
朱高熾看到劉三吾發自內心的微笑,立刻明白了他的赤忱之心,讀書人的想法總是單純至極。
自古以來,眾多學者為了書中的理想世界不斷奮斗,他們以崇高的名譽和不屈的精神為指引,短暫閃耀后便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浩瀚的歷史中,無數秉持大義的文人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如同璀璨的流星劃破夜空,雖轉瞬即逝,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瞬間,朱高熾對儒家的輕視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源自血脈深處的敬意。
劉三吾確實堪稱一位合格的文人,他的一切努力皆是為了大明的繁榮。
朱高熾下意識地整理衣冠,再次行禮,臉上滿是莊重。
幾位夫子從他的舉動中感受到他對儒學的敬仰,不禁動容。
劉三吾被朱高熾的真摯打動,連忙伸出顫抖的手去攙扶。
盡管他們是huangzi的導師,但君臣之禮仍需遵守。朱高熾一再行禮,本不應被接受,但這份對知識的尊重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領受這份誠摯的敬意,劉三吾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燕王世子的赤誠之心,諸位已親眼目睹,今日承蒙殿下賜禮,我必傾盡全力,毫無保留地傳授所知!"
"很好,既然燕王世子有求學之志,我會與劉學士一同,引導殿下領略儒學的高峰。"
方孝儒主動上前,嚴肅行禮,表達了他的決心。
"看來殿下先前一直在隱藏才華,如今顯露出來,想必是bixia在背后激勵吧!"
望著方學士莊重的神色,劉三吾心中不禁暗自贊嘆。
"太孫駕到!"
就在幾位教師打算展示他們立場的時刻,宦官的輕柔聲音從門外響起。
來者非他,正是朱允炆。身為太子朱標的長子,朱元璋對他寵愛有加,故此得了個太孫的稱號。太子病逝,朱允炆這幾日一直在守靈,此刻他身著素衣,眉宇間仿佛還縈繞著淡淡的哀愁。
朱氏家族的教育嚴謹,因此學業依然不能停歇。
見太孫親臨,幾位夫子急忙向門口迎去,臉上堆滿了笑容。
"參見太孫!"
"諸位老師不必如此客氣,此地是上書房,我們唯有師生之誼,放寬心便是。"
朱允炆輕輕一拜,算是致意。
在外人看來,他是典型的模范學生,但在朱高熾眼中并非如此。
朱允炆環顧四周,注意到角落里的身影,眼中竟閃過一絲驚訝,燕王世子怎么會比他還早到?
"這位是方孝儒方學士,陛下特地請來的。"
劉三吾在一旁解釋。
"原來是潛溪先生的高足,允炆見過先生。"
朱允炆深知眼前這位儒雅之人的分量,連忙行大禮,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果真如皇家子弟,總是只看眼前的利益。"
相較于朱高熾的真情流露,朱允炆的行為顯得有些做作。方孝儒淡然回禮,并未多言。
見到這一幕,朱高熾嘴角微微上揚,帝王之道在于洞悉人心,關鍵在于適時做出最有利的決策,這是秦始皇教給他的。若想籠絡方孝儒,就必須觸動他內心最在乎之處。而朱允炆看似得體的恭維,只會讓他反感。
要成功登上帝王之位,必須爭取朝廷上的勢力支持,說得文雅些,就是贏得臣子們的心悅誠服。
目前,大明的軍事力量強大,朱元璋將更多精力放在內政與民生發展上,因此,從這方面著手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