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悅耳的消息
經受過一場動蕩,紅墻碧瓦更添歷史痕跡,但在烈陽的洗禮下,那輝煌的宮殿依舊熠熠生輝。
久居室內的朱高熾決定出門活動筋骨,熾熱的陽光穿過葉間縫隙灑在他身上,卻并未使他不適,得益于霸王功的庇護,尋常熱度無法撼動他分毫。
一套拳法施展完畢,全身骨骼隨之舒展開來,肌膚上泛起細細的汗珠,侍候在側的小太監連忙遞上一塊布巾。
謠言風波過后,朱元璋幾乎更換了大半個皇宮的仆人,這小太監便是新人,臉上滿是緊張不安。
草草地擦了幾把臉,朱高熾隨手拋出布巾,吩咐道:“一會兒我要去御書房見皇祖父,去準備一下,我要沐浴?!?br/>
小太監匆忙點頭,慌亂地拾起布巾,急忙跑向屋內,或許是過于急躁,竟被門檻絆倒,摔了個結實。
朱高熾眼角瞥見這一幕,心中不禁輕松些許,接著繼續練習拳法。
御書房內,朱元璋倚在龍椅上,手中握著一份奏折,面帶笑意。
朱高熾見此情景,快步走近,笑著問:“皇祖父,何事讓您如此歡喜?”
朱元璋將奏折平鋪在桌面上,招手示意:“熾兒,你過來看便知,這對大明來說,是個極大的喜訊!”
“呂易在后宮散播流言,現已伏法,呂氏一族被徹底鏟除。錦衣衛徹夜調查,發現呂氏竟暗中勾結宮中之人,公然買賣宮中職位,經查明,依大明律,應予以抄家……”
朱高熾讀到這里,眉心微蹙,這怎能算是好消息,這不是直指皇祖父的痛點嗎?
“共查扣黃金八百斤,白銀千兩,白玉五百斤,珍珠等寶石六箱,古董書畫四箱,私窯瓷器二十多套,金銀銅器三百余件……”
一串串鮮活的數字躍然紙上,讓朱高熾眼前一亮,未曾想小小的呂家竟積累了如此巨額的財富,如此一來,武昌水災的缺口或許就能填補上了。
他緩緩抬眸,看見朱元璋眼中閃爍的喜悅,看來皇祖父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皇祖父,這些財物何時能用于救災?”
“熾兒,莫急,這些寶物需入庫妥善保管,要將其兌換成銀兩還需辦理相關手續?!?br/>
朱元璋輕輕壓了壓手,欣慰地回答。
大明的寶庫,實乃珍藏稀世之物之地,自dy失陷,那些沉睡百年的瑰寶便歸于朱元璋麾下。然而,這些寶物雖價重連城,卻無法解當下的迫切之需。
它們猶如前世的固定資產,想轉換為現銀絕非易事。況且,這些珍寶早已烙印皇家威儀,承載著王室的根基,簡單說,就是皇家的壓軸之物,豈能輕易示人?
更何況,就算提前售出,市面上也鮮有人能承受高昂的價值。這些寶物更多是地位與階級的象征,在這法規森嚴的社會,流通起來困難重重。
"皇祖父,您得抓緊,一旦入庫,這些寶貝就難以再取回了。"
朱高熾審視著奏折上的清單,目光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朕明白,此事即刻便會傳達下去,相信朝臣們會理解的。"
朱元璋笑答,武昌的難題總算有了對策。
"那孫兒就代表武昌的百姓向皇祖父致謝了!"
呂家的財富之巨讓朱高熾暗自思量,是否能設法將這些權貴的錢財巧妙地引出?
朝廷養活著上百官員,每位官員年復一年提出無數建議,一旦被采納,賞賜自然不在話下,加上俸祿,便是他們家族勢力的基石,朝廷在這方面耗費頗巨。
能否找到方法,減少這類開支呢?
朱高熾思路大開,深思熟慮,對他而言,金錢只是數字,但對于百姓,一個數字就能保障他們一年的安康。
"熾兒,你在思索什么呢?"
見朱高熾沉思,朱元璋忍不住詢問。
"孫兒在考慮如何充實國庫。"
"呵呵!充實國庫不如充實百姓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