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對馬賊的處置
填飽肚子,勞累一天后,朱高熾回到馬車里休息。對他來說,普通百姓的生活遠比皇宮中的日子更有滋味。
“真希望以后還能有這樣的機會,或許只有與民眾共處,才能真正看見國家的未來。”朱高熾正感慨時,一位錦衣衛掀開車簾走進來,慢慢說道:“殿下,據山上的情報,大部分難民已被我們說服,趁著夜色返回了武昌城。現在只剩一小部分馬賊,他們盤踞在馬掌望臺,我們已查明,那個馬賊首領叫長孫風,非常頑固,我們怎么勸說,他都不聽!”
朱高熾聽到這消息并不驚訝。一個長期逍遙法外的狂徒自然不會輕易屈服。不過長孫風還算明智,他沒有阻止難民下山。
面對災難,他不僅不協助武昌城救災,反而中途截奪軍糧,這是重罪。不論有何理由,都不能成為他如此殘忍行為的借口。自大明律實施以來,許多地區的匪徒紛紛投降,成了法律下的犧牲品。
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準則,也是百姓生活的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些事必須有明確的標準。
就像長孫風,雖然他保護了近萬名難民的生命,但先下手搶奪軍糧,這是不可原諒的。換個角度想,如果這些難民被他一言號召,包圍了武昌城,到時候守軍出擊,傷亡將難以估量。
大明律是無情的。盡管朱高熾對長孫風的行為有些許認同,但這并不能成為縱容他犯罪的理由。
在那些下山的難民之中,長孫風或許可算是一位行善的俠盜,但在大明的官府眼中,從他決定搶劫軍糧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便已注定。"韓信,你熟悉軍事,如何能以較為和平的方式處置這百來個馬賊,盡量減少傷亡?馬賊雖惡,也是百姓,他們的糧食被洪水沖毀,生活同樣艱難。"朱高熾深思后問道。"我們一千二百名錦衣衛已控制住所有山上的出口,所以長孫風只有兩條路,要么頑抗到底,要么投降。我推測,他搶得軍糧后未動用人數,必有顧忌。只要我們正面施壓,讓他親自投降即可。"韓信給出了穩健的分析。朱高熾聽后,眼前一亮,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清楚,長孫風應會做出明智的選擇。"錦衣衛那邊還有其他情報嗎?現在馬掌望臺上都是些什么人?" "稟殿下,留在長孫風身邊的都是他的老兄弟,這些馬賊重視兄弟情誼,此刻關鍵,他們不會輕易離去。" "兄弟情誼!" 朱高熾嘴角勾起微妙的笑意,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看重情義,因此長孫風的隊伍中必定存在可利用的破綻。根據大明律,劫軍糧是死罪,同伙也要受牽連。相信面對這樣的嚴懲,會有叛變之人。"你去告訴山上潛伏的錦衣衛,讓他們透露些大明律的刑罰,并適當煽動,看能否策反兩三人!"朱高熾沉聲道。馬賊皆為兇狠匪徒,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若能以金錢為誘餌,瓦解他們,應是最上策。盡管紀明曾提議直接派錦衣衛進攻,如今難民已下山,撕破臉也無妨。但朱高熾總覺得這樣太過直接,缺乏挑戰。對這些馬賊而言,抓捕并非目標,他難得出行一次,自然要盡興而歸。"遵命!" 錦衣衛微微點頭。不久,紀明步入馬車。"殿下,我覺得你的計策過于溫和了,對付馬賊,直接動手豈非更直接?" "我明白你的想法!" 朱高熾揮手示意他坐下。
有些事情的真相并非顯而易見,如今大明的國力日益增強,這類盜匪只會越來越少。如果我們一味追殺,只會滋生更多仇恨。“這些馬賊都有后代,我們粗暴地處決他們,其后代必懷恨在心,待錦衣衛離去后,這里的百姓仍將受苦。”“我這么做,一是想看看這些馬賊在絕境中是否會自相殘殺,二是尋求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紀明聽完,沉思片刻。
“殿下,我理解您的仁慈,但國法無情。而且,我也知道長孫風不是惡人,洪水把他逼入了絕境,但法律不容妥協。”“您的顧慮我也明白,先觀察錦衣衛的反應。如果能策反內部人員,行動會更順利。馬匪必須鏟除,但應盡量減少傷亡。法律雖無情,但人有情,很多都是無辜的。”朱高熾緩緩說道。
“殿下,既然您認為有招降的可能,我就冒昧地嘗試一下。成功則馬賊可除,失敗則請聽從我的建議,派出錦衣衛,如何?”紀明拿起桌上冷卻的茶,慢慢飲下,提出了對策。
“好吧,你去吧。我會派錦衣衛中的高手跟隨你,保障你的安全。”朱高熾起身,深思熟慮后同意了。一方面錦衣衛內部分化,另一方面紀明公開談判,兩面夾擊,馬賊必然抵擋不住,或許無需一兵一卒就能解決他們。
在武昌城百姓的注視下,不宜大規模動兵,災難剛過,如此大動作定會引發恐慌。
望著紀明離開馬車的背影,朱高熾長舒一口氣,皇爺爺給自己安排的助手不凡,既有膽識又有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