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元璋的深思熟慮
“皇爺爺,我是這樣想的!”
朱高熾一邊說,一邊扶著朱元璋在躺椅上安坐,然后起身,為他倒了一杯茶。
老爺子的責備也不無道理,朱高熾突然出面斥責高麗使者,確實打亂了朱元璋的整體布局。爺孫倆都是為了大明的未來發展籌劃,只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朱高熾年輕氣盛,思考問題難免帶有少年的熱血,面對外邦的欺凌,他自然義憤填膺。而朱元璋則不同,他已坐鎮這個位置十數年,對大明及周邊的態勢了如指掌,有些事情即使不言,心中也有數。
更何況,大明剛結束與北元的戰爭,尚未完全恢復元氣,此時若與高麗沖突,必然對國家的穩定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朱元璋深知,高麗雖小,卻野心勃勃。自其國內決策以來,所作所為皆帶有強烈的侵犯性。
他辛苦奮斗近二十年,才迎來大明的盛世,絕不希望戰火蔓延邊境,危及百姓,損耗國力。
在他看來,東北與高麗交界的領土不過是未開發的荒地,即便割讓,損失也有限。用一小片土地換取大明的安寧,是劃算的交易。
待將來大明國力更加強大,這些土地遲早能收復,那時的高麗恐怕已無力抵抗。
目前,高麗正處于崛起階段,需要大明作為倚仗,威懾北方的蒙古人,因此他們展現出友好的姿態。
然而,朱高熾的考量更為深遠。皇爺爺未曾涉足北方,自然不了解北方土地的價值。圖們江南岸的土地是后世著名的肥沃黑土,若能開發,將成為天下的糧倉。
當然,這些是后話。不論是否威懾高麗,至少要保全圖們江后方的土地,這是底線。
朱高熾小心翼翼地將茶水送到朱元璋面前,自覺地走到躺椅后,伸出雙手,適當地按摩著老爺子的肩膀,力度恰到好處,令老爺子閉上眼睛,盡情享受。
“祖父,我們在決定關于國家禮節的問題時,應當深思熟慮。圖們江地區看似荒蕪,但真正的財富可能就隱藏在那荒野之下。我不是有意要給高麗使者一個下馬威,只是覺得無緣無故失去這些土地實在可惜。您不是也教導我要三思而后行嗎?這是我們大明的土地,在割讓之前,是否應該徹底調查一下呢?萬一錯過了什么,再想奪回,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今高麗對我們俯首稱臣,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他們發展壯大,可能會翻臉不認人,否認過去的債務。那時我們再發動戰爭,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況且,圖們江以南的遼東地區,雖常年寒冬,土地冰封,但這并不表示我們不能利用大明的技術去開墾。即使現在不行,將來總會派上用場。我立志要征服天下土地為大明所用,怎能坐視他國侵占?哪怕那片凍土再無用,它也是大明的一部分,我們糟蹋了也罷,絕不容許他人占便宜。”
“祖父,我也理解您的意圖,是要拉攏高麗和鄰國,建立朝貢關系,作為對抗蒙古人的屏障,為大明爭取發展機會。但您是否想過,高麗可能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們現在依賴大明才能逃離蒙古人的壓迫。所以,我認為縱容高麗會留下后患,至少圖們江以南的土地絕不能讓步。”
“嗯,我明白了!”
朱元璋聽完朱高熾的分析,陷入沉思。孫子對那片土地的堅持,顯然看到了其潛在價值。這并沒有錯,但今天對高麗使者的強硬態度,可能會給他們提供肆無忌憚的理由。
朱元璋是個直率的人,大明建國以來,他看誰不順眼就攻打誰,戰爭帶來的短暫快感,卻讓百姓承受痛苦。經過二十多年的征戰,他意識到這一點,政策也開始轉向和平發展,寬厚仁慈是漢人的美德,但如果實力不足,這些美德只會成為笑柄。
因此,要用道德感化敵人,首先必須擁有強大的力量。敵人或許會忽視所謂的溫和,但一旦看到其中蘊含的力量,就會醒悟。
朱高熾認為,要引領大明走向不同的道路,就必須改變漢人骨子里的溫和,至少要在溫和中增加一些嚴厲。作為一個大國,既要大氣,也要有誰都不懼的氣勢。
“熾兒,你的觀點我都清楚,只是我們要考慮長遠。”朱元璋沉默片刻,輕聲說道。
“我當然清楚gaoli的野心,只是處理這類事務時,需要講究策略。你今日對gaoli使者施加威懾,這方法并不恰當。”“大明可以派兵攻打gaoli,但那樣的收益與付出不成比例,朝中大臣們自然不會同意。”“gaoli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才敢于如此放肆。”朱高熾停下手中的動作,眨了眨眼,認真地說。
“熾兒,你還太年輕,有些事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而應從整個大明的角度考慮。”朱元璋慢慢從躺椅上起身,從御案的抽屜里拿出大明的地圖展開。
“熾兒,你看,大明與gaoli接壤,他們的位置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能完全掌控他們,北方的蒙古人就不足為慮了。”他一邊說著,一邊拉著朱高熾,指著地圖上的gaoli,眼中閃過一絲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