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選
在皇宮內,御醫們正為朱高熾手臂的傷忙碌不已,后宮的馬皇后和郭貴妃也開始行動。自朱元璋打算為孫子找妻子以來,馬皇后十分關注此事,連后宮的花草都無暇顧及。經過幾個月的篩選,她心中終于有了合適的人選。對于皇儲的妻子,馬皇后和郭貴妃的看法一致,最好不是出自名門望族,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還要賢良淑德。
對于那些儒家的規定,她們根本不屑一顧,反而覺得這些束縛會限制女子的思維。尤其是馬皇后,她并不希望孫子最后娶到一個無所作為的女子。儒家教導女子只需相夫教子,但馬皇后并不認同。年輕時,她為朱重八建立大明做出了不少貢獻。即使女性不能涉足政事,以免引來文人的非議,但至少可以在幕后提供建議。
后花園內,馬皇后和郭貴妃仔細核對名單,終于下了決心。選妃是大事,而朱高熾尚未成年,選擇范圍廣泛,預計挑選過程可能要持續數年,她們已做好了長期準備。
"煙兒,你過來!"郭貴妃手持名錄,招呼身邊的侍女。
"你出宮一趟,按照名錄上的順序,通知掌事太監,請這些姑娘進宮。我要親自見一見她們,理由就說皇后要在后花園舉行茶會。遵命!"
名為煙兒的侍女應聲點頭,把名錄揣在懷中,迅速離開了。
"我都迫不及待了,昨晚還夢見抱孫子呢,妹妹你不激動嗎?"
馬皇后滿臉笑意,看向郭貴妃,雖然她們并非親姐妹,但感情早已超越血緣。朱元璋在江南征戰時,驅趕了小鎮的盜賊,馬皇后在地窖中發現了郭貴妃,當時她才十幾歲,被賊人嚇得魂飛魄散,經過一番安慰才恢復過來。
自那時起,三人之間的關系日漸深厚,大明建立后,馬皇后未經商量便讓朱重八納郭貴妃為妃。
"姐姐,別急,這只是開始,我們以后有的是事要做。" "一定要仔細挑選,絕對不能讓呂氏那樣的女人進宮!"
馬皇后想起不久前宮中的動蕩,收斂了笑容,嚴肅地說。
"呂氏,我們確實看錯了,但姐姐,我們也得向前看,畢竟未來是美好的,對吧?"
郭貴妃眼中掠過一絲陰郁,呂氏確實給后宮帶來了不少麻煩,她在心里默默發誓,這樣的事情不能再發生第二次。
與此同時,在應天府城北。
在錦衣衛的保護下,掌事太監們穿梭于街頭巷尾,手握名單,汗流浹背地尋找。
并非他們不熟悉路線,而是宮中的任務執行不當會有生命之憂,因此無人敢對此次行動掉以輕心,即使體力不支,也沒有停下腳步。
穿過一條小巷,這位年輕的太監終于找到了目的地,六品兵部校尉孫立云的府邸。
"畢竟是個六品官員,怎么住這么偏僻的地方!"
看著眼前那扇略帶隱蔽的木門,宦官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不禁低聲抱怨起來。
當然,這并不能責怪他。一個六品官員,每月至少有一百兩白銀的俸祿,足以在應天府挑選一所體面的宅邸。
相比城南,城北的開發程度較低,不夠繁華,交通也不如城南便利。
朱元璋對于這片區域已有發展規劃,只是苦于國庫缺乏資金,計劃一直未能實施。
然而,一個六品官員住在這樣的小巷子里,無論如何顯得有些寒磣。
小宦官站在門口,環視一圈,確認手中的名單無誤,才上前走去,邊走邊感嘆。
“就算咱只是個執事宦官,
每月二十兩銀子的津貼,現在也已攢下個小院,堂堂六品兵部校尉卻落到這般境地,難道他的俸祿都揮霍光了!” 聽到這話,旁邊的錦衣衛嘴角揚起一絲笑意,忍不住插話:“我聽說,這孫立云樂善好施,最愛幫助窮人,可能是散盡家財了吧。而且,宮里傳言他為人公正廉潔,不參與黨派紛爭,因此處處受排擠,住在偏僻之地,也能少些麻煩。”錦衣衛所言非虛,孫立云為官是為了百姓,但他看清了朝廷的黑暗面。若失去官職,他將一無所有。
為了保住職位,他每天仍與朝廷官員打交道,私下卻用自己的錢財接濟窮人。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中,孫立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因此一直堅持下去。
至于這住所,是他和家人以及受助的窮人一塊磚一塊瓦搭建起來的。
“唉,朝廷的事太復雜了,咱還是專心做事吧!”
小宦官搖搖頭,尖銳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無奈。
“這家跑完,我還有兩家要跑呢,這是馬皇后親自指派的任務,做好了有賞,做不好可要見鬼了!”
說著,他已經走到門前,收起名冊,伸手敲響門環。
“嘭!嘭!嘭!”
門板結實,與鐵制門環撞擊,發出沉悶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