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官司修煉者糾葛
冬夜深沉,宮闕門戶敞開,燈火熠熠生輝,一群修煉有成的禁軍將士將此地團團圍住,那些剛剛用完晚膳前來圍觀的平民見狀,皆紛紛退避,不敢再多事。
"尊駕,您定要替貧道婦主持公道,貧道乃蘇州常熟之地人士,全家深受其害,唯有貧道僥幸逃脫出來!"
聽聞此言,朱元璋左手不禁握緊成拳,目光深處隱現(xiàn)怒意。
世人皆知,百姓即大明之根基,究竟何等冤屈,竟使得這位婦人不惜舍命昭雪?
思緒及此,太祖皇帝便憤慨不已,若非此婦今日闖入皇城,恐怕她的一生冤屈都將無法得到申述,大明疆域內(nèi)發(fā)生此類事情,終究是他身為仙帝之責。
"朕乃大明仙帝,爾盡可將此事細細道來,朕自會公正裁斷,替你討回公道。朕問你,為何要在宮門之前懸梁自盡?"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婦人之所行皆為夫君,口中言語句句真實,不敢虛言。尊駕,請容婦人從頭道來!"
聽見仙帝應允,那婦人驟然抬頭,淚水混著面頰上的泥土,讓人難以辨識其容貌,然而她雙眼中閃爍的堅毅光芒卻尤為醒目。
朱高熾站立于皇祖父身后,內(nèi)心亦隨之緊張起來。
此前在鬧市之中,那些身著黑衣的官差強行擒人,刀光劍影,危機四伏;此刻皇宮門前,婦人自縊鳴冤,種種變故交織一處,使原本錯綜復雜的局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他清晰感知到,自家皇祖父這次確乎是憤怒至極,不論幕后黑手是誰,這次必將難逃仙帝之威的嚴懲。
穹頂之上,陰霾漸漸消散,皎潔月光灑落母子二人身上,為其披上一層柔和的銀輝,燈火搖曳,映照在眾人臉龐,投射出各異的光影。
"民婦劉氏,來自蘇州常熟之地,家中除了夫君之外,還有位女兒和兒子,皆為尋常百姓。"
提及自家出身,婦人眼中充滿懷念之情。
"民婦之夫君在常熟經(jīng)營布匹生意,開設(shè)了一間小店,因其貨品質(zhì)優(yōu),積累了眾多回頭客,雖談不上富貴,但小日子過得也尚算安逸,平素也免不了與官差打交道。"
"卻也因此而招致災禍,致使后來之事接踵而來。"
言及此處,劉氏滿臉懊悔。
"都說世事無常,直至這四個字真的降臨到我的頭頂,我才意識到自身的微弱與無助。"
"有一天,我夫君與眾官差在衙署飲酒,幾杯過后,那名官差開始袒露心聲,揭露了蘇州官場的腐敗黑暗,并向我夫君泄露了官商勾結(jié)的內(nèi)幕,還將一本記載著商人賄賂官員財物往來明細的賬冊交給了他。"
"也正是因為這本修煉秘錄,引來了諸多災厄。"
劉氏自懷中取出一本破舊不堪的冊子,其外表雖殘破不全,然而內(nèi)頁的紙張卻被保存得完好如初。
"不久之后,那位官差叛逆之事便泄露了出去,他無聲無息地從常熟仙域消失,我夫君也開始察覺到異樣,但他并未找出端倪,畢竟我們只是凡塵俗世的普通百姓,官府也無法公然對我們施壓。"
"然而,終究是低估了那些貪婪之徒的手段。"
她話語間打開秘錄,將其遞至朱元璋面前。
"常熟仙城府衙欲奪回此修煉秘錄,竟栽贓我家商鋪販賣偽劣靈材,強行關(guān)閉,并派遣衙役秘密追捕。我夫君與長子皆被囚禁于天牢之內(nèi),唯有貧道與幼子僥幸逃脫。"
"多虧布莊秉持誠實經(jīng)商之道,結(jié)交了不少俠義之士,在他們的援手之下,才得以逃離常熟仙域。不幸的是,吾女被那些勾結(jié)官府的畜生賣給了一處妖艷坊。"
劉氏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滑落,沾濕了她滿是污漬的臉龐,顯得凄楚可憐。
"那些畜生在未奪回秘錄之前,絲毫沒有罷休之意,繼續(xù)派出衙役追殺,而對于我們孤兒寡母,那些衙役更是毫不憐憫,甚至不惜痛下殺手!"
"唉,想我夫君與長子被困天牢已久,恐怕早已命若游絲。如今,我終于來到了天京,至少也要為他們二人討個公道。"
劉氏的聲音愈發(fā)嘶啞,全身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更加可恨的是,官府宣稱找到了我夫君賄賂仙官的證據(jù),借此為由給我們家扣上勾結(jié)外敵的大帽子,瞬間讓全家背負上了背叛仙界的罪名。謠言四起,連一些親族都開始懷疑我們的清白。"
"不久后,傳來了我夫君承認罪行的消息。那些曾助我們的好心人也隨之翻臉,但我深知,我夫君不過是個平凡人,肯定是遭受到了嚴酷刑罰,被迫屈打成招。"
"在這朗朗天地之下,仙官勾結(jié)作惡,竟使我一家人陷入如此絕境。貧道略通文墨,在逃亡途中仔細研讀了這修煉秘錄,記載著蘇州幾位最富有的商賈向蘇州府進獻寶物,而官府表面上欣然接納,暗地里卻篡改上報的修煉資源稅額。"
朱元璋接過修煉秘錄,僅僅瞥了一眼,雙手便抑制不住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