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煉化統一靈石
應天府,紫禁城內,一間小型藏書閣中。
朱高熾端坐于書案之后,正仔細翻閱著戶部呈上來的修煉資源收支記錄。眼前的數字串與手中的一把算籌令他內心格外平靜,這一切還得歸功于千年的修行傳承,實在難能可貴...
原本丹府的修士們需耗盡一日光陰來清算靈材收支,朱高熾卻僅用了一刻鐘便完成了此事。
在核算之際,他察覺到了一處至關緊要之處,那便是大明靈寶閣內,收納的貢獻值,大多是以各類修煉物資的形式儲存起來的。
比如農戶繳納的稅賦,或許是一擔靈稻仙麥,商賈則以自家煉制的法寶或珍稀材料抵稅,朝廷所得皆為具體之物,而非單純的靈石貨幣。
如此一來,致使靈寶閣內的靈石儲備寥寥無幾,一旦需調動資源,還需先將這些實物兌換成靈石,這樣一來,對于靈石流動性的利用自然大大降低。
現如今的大明王朝,早已非數百年前那個以物易物的時期,然而若讓民眾直接上繳靈石,恐怕只會令靈寶閣收入更加捉襟見肘。
此刻,朱高熾忍不住緊握住手中的紫霄靈毫,思緒陷入重重困境之中。
“朱賢侄,你莫忘了,朕登基之初首要之舉為何事?”
太玄天皇緩步入了靜心齋,語氣悠然地問道。
“統一靈石計量標準!這還需要多言么?”
朱高熾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
“正是此理!如今大明境內銅礦匱乏,加之連年戰事消耗巨大,故而道元古幣仍可在現今流通,這也使得市面上貨幣體系頗為紊亂。所以……”
太玄天皇解開朱高熾心中的疑惑,對貨幣之事亦有了獨特見解。
“原來如此,只需將大明境內的貨幣統一為以靈石為基礎的新幣便可,但若新幣發行過多,豈不會引發靈石通脹之患?”
朱高熾瞬間領悟太玄天皇之意,卻又緊接著拋出新的疑問。
“此事倒也簡單,靈銀乃硬通貨,用來鑄造成新幣實為最佳之選。依照你記憶中的秘史記載,大約十余年后,會有海量靈銀流入大明疆域。倘若我們預先將其鑄造成貨幣,必能助大明立時搭乘這股浩蕩天機。”
“至于通脹之事,無需急躁發行大量靈銀貨幣,原有的銅幣與靈鈔亦不必回收。只需確保市場上主要流通的貨幣以靈銀為主即可。”
太玄天皇果真是深思熟慮的帝皇,對于治理國度總是見解獨到。
“原來如此!”
朱高熾豁然開朗,旋即從懷中取出一塊重十兩的純銀令牌置于書案之上——為了寓含祥瑞之意,這令牌被雕琢成了元寶寶形,然而為防磨損,令牌并非全由純銀打造,而是摻雜了少許其他堅韌的靈金。
當然,這類銀元寶目前只在江南少數地域有所流通,尋常百姓手中持有的多數仍是銅錢。
“相較銅錢,靈銀更為耐磨且價值高昂。如欲令尋常百姓也能負擔得起,勢必要對其體積加以減小才是。”
朱高熾凝視著眼前的銀元寶,自語道。
“在海外仙緣交易之中,靈銀乃是硬通貨,多鑄造些流入市場,確有不少裨益,只是不知我大明境內究竟有多少靈銀礦藏可供開采。”
“朱少俠,此番憂慮無需掛懷,中州大地廣闊無垠,區區一座白玉靈脈,在吾輩修士眼中,不過是砂礫之微,只要肯花費些許時日探尋,自能找到,唯恐……”
紫霄仙帝目光掠過手中那枚銀元丹,心中略有所慮。
“唯恐你們大明的煉器技藝尚欠火候,若所煉制的銀元丹純度不足,必然難以流通于修煉界的交易市集。”
“昔年孤統一度量衡,收回鑄寶權于仙廷中樞,以防地方勢力從中漁利,用低品級的元晶丹冒充高品質,再回流至中樞,從中貪墨修行資源。”
“如此以往,天朝的星辰之力收納必將銳減無疑。”
朱高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紫霄仙帝的話引起了他的警惕。盡管鑄寶權在仙廷中樞,但他深知,江南地域廣袤,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銀元丹并非出自工部煉器司之手。
“朱少俠,你可曾思慮周全,重塑度量衡之舉,必定觸動朝野諸多修士的利益,其間的艱險自不必言。”
紫霄仙帝所言非虛,重塑度量衡對于一位仙帝而言雖易如反掌,只需揮毫一令,然而真正的挑戰卻在于各派勢力的阻撓與反彈。
現有的元晶丹與元銅丹兌換比率并不固定,使得諸多機敏之士得以從中漁利。然而,一旦朱高熾力推新的、統一的度量衡制度,那么這一漏洞便會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