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雷厲風行
“微臣,參見殿下!”
不多時,紀明叩響了居所的檀木大門。
朱高熾親自起身相迎,有些事務若僅憑口述交待下去,總是難以放心;而紀明的存在,恰巧能督責那些懈怠的朝廷修士。
“免禮,天瀾王趁北方激戰正酣,派遣兵馬侵犯我大明邊境,對此你有何見解?”
身為皇孫殿下的首席謀士,紀明很快便領會了朱高熾的心意。此次出行本以為可以稍事放松,不料狡猾的天瀾王仍舊在不斷地試探大明的底限。
“殿下,乃是京畿傳來的情報嗎?就在今年四月,微臣還親訪天瀾,拜會了那位天瀾王,其眉宇間隱藏的陰險之色,微臣當時就心生警惕!”
紀明面上的表情由困惑轉為憤慨……
"看來吾王的預見果然是正確的,這小小的瑤光島,確實需要我大明朝的雷霆一擊以示教誨……"
話到此處,他不由得一頓,視線落在朱元澄手中緊握的靈函之上,身為仆從,終究還需遵循主上的意愿行事。
"瑤光不可縱容,然而如今我大明兵馬皆被北境戰事牽制,進軍之舉宜速不宜緩。孤原本打算待北境戰事終結后再議出兵之事,但現在看來,片刻之延都不可有!"
朱元澄話語間,轉身面向浩渺無際的大海,這般壯麗景象,誓要守護于掌心,這是屬于大明的輝煌繁盛,不容任何宵小覬覦!
"江山更迭,本性難移,瑤光之人猶爛橘一般,無論如何教化終是難以馴服。只可惜朝中諸多大臣始終未能洞悉此理,他們太過盲目樂觀!"
海港之外,船只上傳來陣陣船歌號子,朱元澄徐徐轉過身來。
"欲令朝廷準許出兵,便需迅速行動,務必以雷霆手段鎮壓住朝臣們的反對之聲,并爭取得到一派勛貴勢力的支持!"
"殿下之意是……"
紀清似有所悟,眼中閃爍著豁然開朗的光芒。
"取消孤在泉州的一切會晤安排,明日清晨立即啟程,沿水道直返京都,或許還能稍快一些。此外,你與孤兵分兩路,駕馭靈駒,令驛站高手引路,務求提前抵達京都。"
朱元澄目光一閃,下達了決斷。
"先前孤曾救得藍靖一命,亦保全了淮西勛貴的基業,此舉無疑是給他們留下了一份恩情。你抵達京都后,即刻找尋他們,將出兵瑤光的計劃詳細告之。一旦武將以身作則,文官方面的壓力便會減輕不少。"
"遵命,殿下!"
紀清答應一聲,但面上顯露出一絲躊躇。
"不過殿下,明日泉州眾多百姓等候接見,若此時爽約,恐怕會留下不良影響……"
"無需顧忌,國事高于一切,放出東北邊境瑤光侵犯的情報,正是為了順利出兵掩人耳目。相信我大明百姓能夠理解并支持孤的做法。"
"大明國度之中,忠誠愛國的百姓比比皆是,聞聽外敵侵犯的消息,他們定會主動讓出航道,助力孤早日返回京都!"
朱元澄微微一笑,毫無憂慮之情。
預計明日清晨啟程,沿水道行進,大約五日之內便可抵達京都。屆時,紀清必然已完成其所交付的重任。
對于武者而言,情義至關重要,昔日在老將軍面前,孤如此全力庇護他們,想來在這次出兵瑤光之事上,他們自當全力以赴,助孤一臂之力。
然而,新的問題旋即出現在朱元澄眼前——京都之中多數將領已被調往北境作戰,若要遠征瑤光,那么孤手上豈非無人可用……
傅元化年紀已高,而新一代弟子尚未修煉至深厚境界,同時,朱長齡內心深處感到,高黎并非如表面所顯現那般簡單易懂。
反復權衡之下,朱長齡的思緒最終仍回歸到藍玉這個名字之上。然而,考慮到那位老祖宗對他的極度不滿,指望其領軍出征無疑是癡人說夢。但他沒有忘記,藍玉之子藍瑾修行武道,行軍布陣之能亦不容小覷。自幼隨父征戰四方,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倘若召回此人,料想老祖宗即便是不悅,也無法強烈反對。再者,朱長齡也可借此機會親身隨軍歷練。
他在回憶起當年在靈寧砂海一役的激情歲月,那種戰斗的熱情至今仍令他心潮澎湃。身為大衍皇朝儲君,卻未曾親臨戰場,確有被人詬病之處。此番遠征高黎,或許正是彌補這一缺憾的最佳時機。
當朱長齡回過神來,紀明已然離船上岸離去。
他從容起身,推開了身側的窗戶,望著漸漸遠離碼頭的馬背身影,心頭不由得泛起一抹沉重。
地處東北的疆域,自古便是我漢族繁衍生息之地,作為一位深諳歷史之人,朱長齡深知寸土必爭之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