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賈豐年失敗的原因!(更!!!!)
“如果你不能俯身看看大地,如果你不能深入人民群眾,不能知道老百姓喜歡啥,想要啥,需要啥,你注定不會成功。”
“即便有朝一日,你做到更高的位置,你再遇到我,你還是會失敗。”
楊東毫不客氣的指出賈豐年的問題,這也是賈豐年這類五谷不分的家族三四代子弟最大的問題。
并不是說平民子弟好,平民子弟貪官很多,也不一定都會為老百姓考慮問題。
楊東說的只是一個基本的要素,那就是對基層足夠了解。
也并不是說家族子弟不好,一樣有很多踏踏實實傾聽民意的家族子弟干部,做的很好。
任何東西,都不是你跟他的定義,都不是極端的考慮問題,都不是零和思維,而是類似陰陽之道,類似辯證之說,互相交融,互相學習,互相探討。
真理是辯出來的,不是生出來的。
“的確,這一點,我不如你。”
賈豐年點頭笑了,他現(xiàn)在經(jīng)歷這么多,他承認,他不懂老百姓,所以做出決策之后選擇才有問題。
其實他做的事情,跟楊東做的事情,都一樣。
他要拆除十二棟筒子樓,楊東也是要拆除十二棟筒子樓。
他要拆除筒子樓蓋新房子,建商品樓,楊東也是一樣。
他要求住在十二棟筒子樓的老百姓盡快搬出去,楊東也同樣要求。
楊東也認可他的決策,也認可他的想法。
但是,兩個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如何安撫群眾,如何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以及如何肯花費心思解決老百姓想要的結果。
楊東就有這樣的想法和能耐,他就可以當著幾千名老百姓的面,做出堅決承諾,并且用盡全力執(zhí)行。
老百姓要搬走,但楊東會給保障,會給保證,會給后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