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人選?
但是沒辦法,過去就是過去了,哪怕可惜,也只能如此。
如此就只能盡可能的補償楊東了,那么怎么補償那?那就從縣委常委的盟友上面加以補償。
楊東去慶和縣可不是鍍金的,他是必須做出真正的實事,如果做不出來的話,可能一時半會都沒辦法升遷。
既如此,楊東必須做到兩點,第一點搞好慶和縣的紀委工作,防止慶和縣干部腐敗,尤其是防止慶和縣出現越窮越貪的現象,杜絕之前的亂象。
第二,楊東要協助縣委搞好慶和縣的經濟發展,最好提高慶和縣經濟排名倒數的問題,盡可能的解決慶和縣財政極度困難的窘境。
堂堂的一個縣級政府,竟然連三千萬財政收入都拿不出來,說出去簡直丟人啊。
人家南方隨便的一個鎮子,財政收入可能都不止三千萬了。
慶和縣與開陽縣,雖然一個是縣城,一個是縣級市,但都沒脫離縣的架構,無論是人口還是土地面積都差不多。
但是在差不多的情況下,經濟情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譚龍帶領的開陽縣,2008年的全年GDP是145,53億元人民幣,全年財政收入9.5億元人民幣。
而慶和縣那?2008年的全年GDP還不到22億元,準確來說是21.6億元,這里面肯定有水分,就憑借慶和縣出現那么大的問題,這些數據必然造假。
造假都不到22億元,真實情況只怕更糟糕,至于財政收入不提也罷,沒多少錢,反倒是一屁股饑荒。
但楊東要去慶和縣,就不能考慮這些。
他考慮的就這兩點,幫助慶和縣政治清明,幫助慶和縣經濟上行。
難度大,壓力大,責任重,但必須扛起來。
這是楊東一年連升三級,兩年升四級的后果,或者說負面作用吧。
硬是在兩年之內把楊東提拔起來的,那么楊東就得拼了命的搞政績,讓領導和組織看到,你有這個能力,你有這個破格提拔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