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沐蕓并不意外楊東的選擇,她了解楊東,從楊東堅持不懈的解決開陽縣下水鎮的電鍍企業,就能夠看出來,他不喜歡高污染,不環保的投資企業。但是,個人想法不重要。而是要看慶和縣的具體情況,現在慶和縣窮的叮當響,遇到投資怎么能拒絕?老百姓的確需要身心健康,但更需要吃飯。如果你問老百姓,愿不愿意在一個八千萬投資的廠子工作,他們絕對愿意。這個八千萬的化工棉企業,可以提供給當地至少一千個就業崗位啊,這可不是小數目了。可以解決一千個人的吃飯就業問題,而且這一千個人的吃飯就業問題,背后就是一千個家庭的吃飯問題。一千個家庭,影響至少數千人。這樣的投資,慶和縣真的不需要嗎?“你個人想法不重要。”蘇沐蕓笑了一下,她覺得楊東有些時候堅持原則挺好,但有些時候堅持原則就沒必要了。“再說吧,人家也未必愿意來我們這里。”楊東含糊其詞,沒有再談論這個化工棉企業投資。他是真的不想犧牲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換取所謂的金錢。哪怕這個金錢,可以讓老百姓過的更好。可話又說回來,賺再多的錢,沒有一個好身體,最終也是給醫院。賺了錢,都給醫院了,有什么意義?“天色不早了,早點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