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工建交的副縣長,住建局,城規局,國土資源局,城管局。
楊東算了一下,四個正科級,一個副處級副縣長,都要換掉。
四個正科級,自己可以跟縣委書記商量,選出后續人選。
哦,還有招商局,這也是自己的想法,以后招商局專門負責招商引資工作,所以招商局也需要一個正科級的局長。
這樣的話,就是五個正科級,四個局需要更換,一個局需要成立。
副處級的副縣長,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需要跟市委市政府匯報,讓市里安排人選。
不過縣里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
而且基本上就是從慶和縣內部選擇了。
陳萬軍耷拉著腦袋離開,有些英雄遲暮的意味。
但陳萬軍也算不上英雄,只能說在他主持下的工作,都沒有做好。
慶和縣以前經濟發展不起來,是有原因的,領導干部自身的能力問題,以及混日子的心態,還沒有改變。
這樣的心態不改變,怎么能應對快速發展的慶和縣?
所以陳萬軍,也要換掉了。
換誰?暫且不說。
現在楊東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對這兩個建筑公司處于極拳。
在慶和縣的地界上面,還不按照慶和縣的規矩做事,那就不行了。
不過楊東打算處理兩個建筑公司之前,先跟幾個投資的集團董事長商量一下,以免他們誤會,慶和縣針對的可不是他們,針對的只是承包商。
第一個就是信寧時代的董事長曾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