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遼東畢自肅
十月的第一個清晨,出行宜靜。
凌晨三刻,沉睡的zijincheng仍被深秋的迷霧緊緊纏繞,皇宮大門前已出現一位身穿緋色官袍的中年男子。
凝視著緊閉的漆紅大門,四十出頭的他眼神更加深沉,呼吸也略顯急促。
他叫畢自肅,萬歷四十四年的科舉狀元,曾任定興縣令、禮部要職、寧前防務顧問,因“寧錦大勝”受封太仆寺少卿。
近來,他收到朝廷召回的旨意,要求回京述職。
一想到即將面對tianzi單獨奏事,畢自肅胸口起伏不定,看向zijincheng的目光充滿敬畏。
早在廣寧城,他就聽說新登基不足一月的tianzi已經下令恢復了三位因天啟朝“黨爭”而被迫退休的老臣職位。
其中就包括他的兄長,曾任戶部左侍郎的畢自嚴。
想到這里,畢自肅心情激動,如果兄長能在朝中助他一臂之力,他在遼東的艱難處境或許能有所緩解。
雖有“寧錦大勝”,但遼東巡撫袁崇煥卻因故離職,使得軍隊士氣大受影響。
更讓畢自肅憂慮的是,駐守寧遠附近的遼東軍隊已有數月未能準時領取軍餉,軍中怨言四起。
長久下去,恐怕會釀成大患。
只愿這位未曾謀面的tianzi能理解遼東的重要性,給予他必要的支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若無法確保遼東軍隊的軍餉及時充足,即使他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施展。
幸運的是,在出發前夕,他得知因不明原因,原本準備重整旗鼓的女真人突然變得安靜。
遼東,還有喘息的機會。
...
"畢大人,請隨奴婢走吧。"
畢自肅正沉浸在思緒中,巨大的宮門緩緩開啟,身穿紅袍的司禮監首席太監帶著幾位侍從宦官走到畢自肅面前,微微鞠躬。
"勞煩王公公了。"
畢自肅聽到動靜,立刻恭敬地回禮,盡管面前的太監面孔陌生,但他身上的紅袍足以證明其司禮監首席太監的身份。
畢自肅心中微熱,對未見面的tianzi多了幾分好感,對即將到來的奏對也更有信心。
在xiandi在位時,像他這樣的“地方官員”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居然能讓司禮監首席太監親自引導。
從縫隙中窺見全局,顯然tianzi對遼東之地極為關注。
王承恩連忙揮手,臉上堆砌起微笑,引領著那張刻滿歲月痕跡的文官步入內廷的乾清宮。
盡管這位文官的名聲不及“寧錦大捷”的功臣袁崇煥顯赫,但王承恩對他絲毫沒有輕視之意。
暫且不論他的兄長是tianzi重用的幾位大臣之一,僅憑他自身的經歷,就足以讓人不敢有絲毫怠慢。在“寧遠之戰”中,身為寧前兵備道參議的畢自肅被袁崇煥委以重任,堅守城池,使皇太極的猛烈攻勢無功而返。
一想到兩天前遼東督師王之臣上書辭職,王承恩心中不禁一顫,眼中掠過一絲驚訝,難道這位外表平凡的中年人就是tianzi心目中的下一位遼東督師?
此念一起,王承恩腦中閃過一絲靈感,回憶起tianzi對前任遼東巡撫袁崇煥復雜的態度。
自從前幾天的朝會結束后,朝廷內外詭異的氣氛有所緩和。明白無力扭轉乾坤的東林官員不再固執于“正義滿朝”,轉而上書tianzi,請求恢復袁崇煥的職務,讓他重返遼東戰場。
眾人普遍認為,重新啟用袁崇煥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自從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舉旗以來,“寧錦大捷”是明朝在遼東的首場勝仗。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tianzi在恢復袁崇煥職位的問題上再次表現出耐人尋味的立場,遲遲未做決定,反而召回了升職為太仆寺卿的畢自肅,去了遼東廣寧。
私下里,王承恩曾謹慎地向tianzi詢問過此事,因為他認為,與朝廷中那些相互指責的大臣不同,袁崇煥是個真正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