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宣府的布局
與此同時,位于京師西山的大明軍營。
大明天子朱由檢無視京城的“暗潮洶涌”,用過早飯后,在四衛(wèi)營騎士的陪同下,從西華門出發(fā),前往設在練兵場的京師大營。
由于事先吩咐過不要大肆張揚,所以除了巡邏的士兵,練兵場外只有一個穿紅袍的文官和幾位將領在人群中等待。
隊伍接近轅門時,紅袍官員和將領早已跪地,高呼山呼萬歲。
“微臣王在晉,秦良玉,馬祥麟,周遇吉參見陛下。”
“各位愛卿免禮。”
朱由檢沒等身后的御馬監(jiān)提督反應,就自行下馬,同時對眼前的臣子說。
“李卿今天不在嗎?”
環(huán)視一圈迎接他的眾人,朱由檢略感疑惑地問,前天在神機營“巡查”時,都察院御史李邦華還在身邊,今天怎么就“生病”了?
“稟陛下,孟暗兄此刻在南海子整頓神機營,聽說已經(jīng)派人去請他的老友,希望能盡快恢復神機營昔日的榮光。”
聽到朱由檢詢問李邦華,兵部尚書王在晉立刻上前一步,為李邦華解釋了幾句。
“哦?李卿還請了人幫忙?”
朱由檢聞言頗感興趣,李邦華可是朝廷中難得的能臣干吏,能與他交好的必定也是非同凡響的人物。
"昨日孟暗提及,有兩位人物對西洋學問頗有造詣,一位是徐光啟,通曉西學,另一位是畢懋康,曾任順天府丞,他們對火器研究頗深……"
王在晉敘述著,同時留意朱由檢的反應,畢竟無人能確切揣測這位年輕天子對那深奧復雜的"西洋學問"究竟持何種看法。
早在萬歷年間,利瑪竇這位傳教士在京都傳道,甚至有幸面見天子,然而萬歷和天啟兩位皇帝對此并無太大興趣。
朝廷中,"西洋學問"被視為毒瘤,遭到抵制,這也使徐光啟的仕途坎坷。
"徐光啟,畢懋康?"
令王在晉驚訝的是,天子聽到這兩個名字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不悅,反而顯得興致勃勃,仿佛早已有所耳聞。
"朕竟把他們忘了。"
"大伴,回宮后提醒朕,要下旨恢復這兩位官員的職位。"
朱由檢急切地吩咐身邊的司禮監(jiān),武將們包括王在晉在內都滿心歡喜。
"是,陛下。"
司禮監(jiān)連忙答應,將這兩個陌生的名字牢記在心,不出意外,這兩位未曾謀面的大臣也將成為天子的得力助手。
與面前的武將寒暄幾句后,朱由檢在眾人簇擁下走向校場的高臺。
經(jīng)過整頓,京師大營的秩序明顯改善,昔日破敗的旗幟已不見蹤影,陳舊的校場也已修繕一新。
看到京營士兵演練完畢,朱由檢的滿意更加明顯,秦良玉這位京營總督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士兵們的風貌煥然一新。
"做得好,你這段時間辛苦了。"
與御馬監(jiān)提督交換了個眼神,朱由檢臉上露出微笑,朝略顯緊張的"忠貞侯"秦良玉微微點頭。
"陛下過獎,微臣惶恐。"
秦良玉聽到這話,眼中的緊張一掃而空,身體不自主地挺直了。
雖然他全心投入,日夜駐扎在京營,生怕辜負天子的期望,但京營的問題積重難返,短時間內難以有顯著變化。
所以,當?shù)弥熳右獊硪暡炀I,檢閱士兵的消息后,秦良玉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天子不滿意。
"現(xiàn)在京營及四衛(wèi)營中有多少可用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