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兵臨永寧(上)
自從通過織金關,跨過鴨池河,安邦彥和他的水西狼兵在二十多天的時間里所向披靡。無論是明朝視為川貴咽喉的遵義府,還是地形險要的平越府,都沒有絲毫抵抗力,任由安邦彥和他的狼兵一路暢通無阻地進入四川敘州府的永寧。尤其是遵義府的幾個寧靜祥和的縣城,幾乎成了空城。如果不是安邦彥考慮到日后的“統治”,對麾下狼兵有所約束,沿途的城市可能早就化為灰燼了……
廣闊的川貴地區,在安邦彥和他的狼兵腳下顫抖,空氣中彌漫著讓人恐懼的硝煙味。
...
過了兩年多,四方大長老安邦彥再次卷土重來,軍隊逼近永寧城。
在黑色的大旗下,身披鎧甲的安邦彥在許多夷人將領的陪同下來到前線,傲慢地審視著不遠處的城市。這個曾經是“梁王”奢崇明的基地永寧城,雖然坐落在險要的山腳下,但無論規模還是占地面積,都無法與守護川貴的遵義或平越相提并論。
尤其是在外面密密麻麻的黑色軍陣的對比下,永寧城顯得微不足道,這讓安邦彥的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神色。
前兩天,他率軍在離這里不到二十里的“赤水衛”和永寧城的官兵進行了一場夜戰。
一切正如他所預料,永寧城的官兵果然在高地布置了不少大炮,企圖用大炮阻止他們的大軍前進。
在潛伏的兩年里,安邦彥吸取了過去的教訓,借鑒了遼東建州女真的經驗,提前制造了許多堅固的“盾車”。
在幾百輛盾車的掩護下,明朝朝廷的火炮迅速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沒有了大炮的支援,那些疏于訓練的明朝官兵怎么可能抵擋得住他手下如狼似虎的狼兵呢?
因此,發生在赤水衛的夜戰沒持續多久,官兵們丟盔棄甲,狼狽地退回了永寧城。
根據軍中的崗哨和奢崇明傳來的情報,四川巡撫朱燮元并沒有分兵救援貴陽,而是帶著重兵退守永寧,擺出決戰的姿態。
對于這種局面,安邦彥早有預料。貴陽雖然地勢險要,但兵力匱乏,如果朱燮元分兵救援,永寧就會變得空虛。
如果永寧失守,戰火會立刻蔓延到四川,謹慎的朱燮元一定會竭盡全力保持后方穩定,就像前幾年那樣,依靠明朝強大的國力,逐步收復失地。
這樣一來,本來就兵力不足的“貴陽”就成了孤立無援的城市,奢崇明和他的狼兵可以輕易攻陷。
等到奢崇明平定貴陽,他們就可以包圍永寧,看看城里的四川巡撫如何破局。
不過在奢崇明帶兵抵達永寧之前,他可以趁著手下士兵士氣高昂,嘗試一下進攻。
畢竟永寧城不像貴陽和遵義那樣堅固,他還提前準備了盾車和攻城云梯,也許有機會一搏。
"兒子,你覺得這永寧城幾天能攻下?"
安邦彥揮舞著手中的長鞭,滿懷信心地問身邊的長子。前兩天的夜戰讓他信心大增。
除了石柱土司秦良玉領導的“白桿軍”,整個川貴地區沒有人能抵擋他的水西狼兵......
聽到這里,安武功也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眼神狠辣地回答:“父親,朱燮元依賴的火炮已經沒什么用了,城里的士兵更是不值一提。”
“人心惶惶,這座永寧小城,十天內就能攻破!”
自從天啟元年開始,“梁王”奢崇明起兵反抗明朝以來,他們“奢安”叛軍和明朝政府打了多年的仗,對彼此的戰斗力了解得一清二楚。曾經像巨石一樣壓在他們這些西南土司心頭的大明早已失去了威嚴,甚至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如果不是當年他們把戰線拉得太長,同時云南還有一些“忠誠于朝廷”的土司沒有看清形勢,被召去平亂,恐怕現在川貴地區早就屬于他們父子倆了。
即便如此,川貴滇三省的土司還是看清了大明的虛弱,除了石柱土司秦良玉這樣的“異類”,再也沒有土司響應明朝的征召。
不提其他人,就連前幾年出力很多的“王弄山土司”沙氏這次也沒出滇去“平亂”,而是老老實實地待在云南。
在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只要他們父子能擊敗城中的士兵,一舉拿下永寧城,整個川貴就會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聽到這里,安邦彥臉上的滿意更加明顯。他的手下士氣高漲,兵強馬壯,而城里的士兵則人心惶惶,他甚至隱約聽到了遠處微弱的哭喊聲。
啪!
他揮舞著手中的長鞭,安邦彥在眾將領期待的目光中大聲命令:“今天天色已晚,明天攻城!”
雖然在潛伏的兩年里,為了應對官兵的火器,他已經提前制作了不少盾車,但也不能輕易浪費。他們在路上裹挾了不少漢族百姓,明天就能派上用場,先試探一下城里士兵的實力,至少也能探明火炮的落點,消耗城中的彈藥。
“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