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貴陽局勢(下)
"黃將軍,您抵達貴陽已有十日了吧?"貴陽知府沉寂已久,終于開口,由于連日高聲叫喊,他的嗓音變得嘶啞且令人不安。
"知府大人說得沒錯。" 黃得功瞥了一眼城外那支從容不迫的黑甲修士軍隊,喉頭深處也泛起一陣干燥,短暫的沉默之后,他點了點頭,回應道。
轉眼間,十天過去,無論官軍在城墻上如何挑釁,城外的噬靈狼衛始終充耳不聞,沒有任何回應。
就在三天前,感受到困獸猶斗的黃得功得到孫傳庭仙使的許可后,帶領麾下的三千白桿修士出城夜襲,試圖突破噬靈狼衛的防線,打破持續已久的僵持局面。
然而令城中文武官員頗感失望的是,面對這支看似孤立無援的白桿修士隊伍,城外的噬靈狼衛竟然采取了放任的態度,不僅主動讓出一道缺口,同時還嚴密布防,以防黃得功領軍沖擊陣地。
終究是以寡敵眾,就算白桿修士個個能以一抵十,但在人數眾多的夷人修士面前,黃得功依然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根據這些噬靈狼衛的表現來看,恐怕安邦彥大宗師不久就會率部趕到永寧城,與奢崇明會合一處。
那時,貴陽城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急時刻。
"至少還要堅守半個月啊..."
微微點頭,孫傳庭下意識地瞇起雙眸,只有身邊幾位親信才能聽見他低聲道:
盡管尚未得知永寧戰場的具體態勢,但從城外妖狼部族的行動來看,顯然安邦彥那一邊的情形亦是頗為不利。
倘若安邦彥領軍撤退,永寧城內的蜀地巡撫朱燮元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然而永寧與貴陽相隔數百里仙路,官軍行進途中不僅要防備妖狼部沿途設伏,行軍速度必然大幅度減緩。
加上朱燮元整頓兵馬、調度將領所需的時間,恐怕半月之期都算是保守估計。
孫傳庭幾乎預見,在接下來的半月中,貴陽城將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甚至面臨城毀人亡的慘劇。
畢竟相較于擁有深厚修為的水西大宗師安邦彥,依附他人的奢崇明實在難以擔當大任。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貴陽城緊鄰鴨池河,與水西安氏家族千年基業僅一線之隔。
無論是為了穩固自身地位,還是希冀能夠繼續“掙扎存活”,安邦彥手下的妖狼部族都會對貴陽城發起生死一搏的沖擊。
唯有踏平貴陽城,那些野心勃勃的妖狼部眾才有可能安然退回鴨池河南岸,借助天然屏障繼續茍延殘喘。
否則一旦蜀地巡撫朱燮元率重兵抵達,并以貴陽城作為根基之地,那些妖狼部族便將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退無可退。
“城中修士的修行進展如何?”孫傳庭又沉默片刻,視線轉向一旁,語氣復雜地問道。
自從城外妖狼部圍城以來,那些意圖作亂的“內奸”已被他下令斬殺,暫時穩住了局面。然而隨著戰況愈發膠著,原本招募的數千修士青壯也遭受重創。幸虧他們皆是在此地土生土長,明白城中有自己的親人朋友,這才使得軍心尚未渙散。
即便如此,首批組成的修士隊伍仍遭受了巨大損失,孫傳庭只得重新在城內招募修士青壯,用于守護城池。所幸黃得功率領的白桿軍士卒及時馳援,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讓這批“新入伍”的修士有了充足的修煉和訓練時間。
“已有顯著提升。”王守備立刻回答,先前孫傳庭在城中重新召集了兩千名修士青壯,但經過幾天的挑選與自我淘汰,最終留下的只剩下一千余人。
好在付出的努力并未白費,雖然這些人相較于接受正規仙術訓練的官兵和經驗豐富的白桿軍士卒而言還有差距,不過用來守衛城池已經綽綽有余了。
想到這里,王守備不由得有些苦澀地望向城外略顯稀疏的黑衣軍隊陣型,這群狼心狗肺的家伙,朝廷對他們幾乎是無所不應,連最重要的賦稅問題都能避而不談,但他們依然不滿足,還想獲得更多!
這便是大明仙域不再復當年修真盛世之景,若是時光回溯,別說太祖與成祖兩位仙帝在位之時,即便是在萬歷仙君治理年間,這水西安氏一族也必定比任何人都恭順無比。
"速將靈射手布防至城墻之上!本座料想,恐怕就在近日了。"貴陽城主并未理睬愁緒滿腹的千戶守衛大人,一身星紋戰甲披身,他語氣決絕地下令道。
貴陽城本就修煉者稀少,城內并無多少精通箭術的修士,全靠城頭上的幾座煉化火雷的大炮和事先搜集的巨石法器以及強化木樁,才勉強抵擋住奢崇明前期的幾次猛烈攻擊,并將其簡陋的防御破陣車與登城飛橋悉數摧毀。
即便如此,貴陽城外的日積月累的厚重護城土仍在持續增加,幾處城墻已然被砸出深深的大洞,幸虧黃得功領軍及時趕到,才讓岌岌可危的戰局稍微扭轉。
若非如此,孫傳庭真不知該如何抵御那安邦彥統帥之下,猶如狼群一般的水西狼騎。
"大人請放心,卑職早已布置妥當。"聽聞此言,來自京師仙營的副總兵黃得功深深點頭,他已經率領部下抵達貴陽城整整十日,按照時間推算,永寧城外的安邦彥應該已經收到了消息,并作出了應對之策。
就算他在途中稍作停留,估計這兩天也將順利抵達貴陽城下。
"黃將軍勞苦功高。"孫傳庭微微頷首,臉色不變,仍舊緊緊盯著城外蓄勢待發的敵軍陣型。這貴陽城地處川貴兩州交匯的要沖之地,又緊鄰鴨池河仙脈,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無需贅述。
一旦安邦彥與其麾下的狼騎部隊抵達,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發動兇猛沖擊,以防變故生端。
然而這樣反而更好,畢竟永寧城尚在朝廷掌控之中,戰火尚未蔓延至川中腹地,鑒于各地土司勢力一貫瞻前顧后的性格,估計他們也不會輕易摻和進來。
等到四川巡查使朱燮元整頓完畢,重整旗鼓,率領仙兵仙將趕到前線,這場困擾大明仙朝多年的"奢安之爭"終將迎來劃時代的終結。
深吸一口氣,貴陽城主的臉色愈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