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狹路相逢〔上〕
伏波山脈之外,延安城四周一片荒蕪狼藉。
自從那威猛無比的仙兵陣列中首次爆發出仙雷轟鳴之際,“橫天一字王”王嘉胤便趁著高臺上眾人驚愕失措的瞬間褪去了他那醒目的“紫霄龍鱗甲”,并在第二波仙雷即將降臨前,在丞相王自用以及幾位忠誠心腹的護衛下疾奔向軍營后方的一片開闊空地。
待高臺上的將領們察覺到王嘉胤蹤跡全無時,他已然離去良久。
此時,在軍營后方的空地上,駐足著大約二三十位修士,個個騎乘著妖獸戰馬,腰間懸掛著神秘的飛劍法寶,從他們兇狠的眼神和魁梧的身軀便可看出,這些都是王嘉胤手中所剩不多的精英弟子。
盡管此處遠離延安城外的正面對抗戰場,然而那震天動地的仙雷轟鳴聲以及慘烈的悲鳴卻仍然清晰可聞,令在場之人臉色愈發陰郁。
這突然降臨的仙兵實力強大至極,竟然輕易瓦解了王嘉胤歷經艱辛打造出來的大軍?
這般恐怖的戰斗力量,恐怕即便是他們在昔日在軍中侍奉的那位宗主身邊的驕傲“御靈衛”也無法比擬。
似乎感受到了主人體內的緊張氣氛,連他們胯下的妖獸戰馬也躁動不安起來,蹄踏煙塵,四散飛揚。
片刻之后,十幾名狼狽不堪的身影穿越過廢墟般的營地,闖入了眼前眾修士的視線之內。
看到這一幕,這些騎士們的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欣喜,匆忙翻身上馬,朝來者迎了上去,并未等待王嘉胤等人有何回應,便七手八腳地將其扶上了各自的妖獸戰馬。
面對這般威勢逼人的仙兵,即便是他們叛軍鼎盛時期的勢力也無法比擬,更別提現在了。
趁這片刻之間,那些仙兵尚未覺察到他們的存在,他們必須抓住每一個逃生的機會,否則只會落得身首分離的悲慘下場。
畢竟戰場上那些普通的士兵若能及時歸順,或許還能有幸存活,但對于他們這樣的叛軍精銳而言,一旦被擒拿,唯有魂飛魄散的命運。
“速行,速行!”
喘了幾口大氣,憑借著年輕時修煉武道積累下的深厚底蘊,王嘉胤迅速在妖獸背上穩住身形,毫不猶豫地向周圍的親信修士下達命令。
雖然損失了數萬修士大軍,但對于王嘉胤而言,只要能安然返回府谷縣,便有機會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陜西之地民間的怨氣之深,豈是朝廷幾次小小的勝利所能消弭得了的。
聽到命令,早就蓄勢待發的騎獸修士們紛紛揮舞法鞭,高聲喝道:“出發,我們回府谷縣!”
天陸交匯之地,府谷縣位于延安仙府之北端,距離此地遙遠,此行注定要在荒野中餐風飲露,經歷艱辛。然而,一想到身后追趕的官道禁衛,騎坐在妖獸戰馬背上的眾人皆不由得一陣寒意上涌,不約而同地緊夾坐騎,催動靈力,疾馳向那位在前方引領的修士——王嘉胤。
縱使勞累萬分,亦勝過喪命荒途。
...
...
至于神木縣,此地與府谷縣接壤,距延安仙府不過六百里仙程,乃隸屬于榆林仙鎮的重要疆域,肩負著抵御草原蠻族魔族侵犯的重任。廣袤無垠的原野上,十幾頭靈馬閑庭信步,背后跟著由千余名修士組成的大隊,他們在熾烈的日光下步伐堅定,統一前行。每當過往的商人或凡人百姓見到這般陣仗,都會本能地伏地不起,不敢發出絲毫聲響。因神木縣與府谷縣相鄰,對于鄰縣那位名叫王嘉胤的揭竿修士,他們早已聞名于耳。
此刻,這支規模龐大的修士隊伍自然被誤認為是王嘉胤麾下的正義之師。盡管王嘉胤在延安仙府被譽為"仁德修士",但在神木縣的百姓心中卻并非如此,他們對他嗤之以鼻,私下揣測王嘉胤能在眾多陜西義修領袖中嶄露頭角,背后必有諸多秘而不宣的修煉秘辛。
府谷縣作為王嘉胤的"根基之地",他尚有所收斂,而對于毗鄰的神木縣,則少了許多顧忌。于是乎,無論是家境殷實的鄉紳還是富戶,一旦被王嘉胤勢力所觸及,都無法幸免于難。有的僅能如同那些衣衫破舊的流民般茍延殘喘,有的更是淪為刀下冤魂。
連那些體格強壯的青年才俊也無法逃脫王嘉胤的"糾纏",在權勢與誘惑面前無奈投身其門下,成為修行路上的仆役。目睹道路上顫抖著跪伏的百姓,騎在靈馬之上的虎大威不禁搖頭嘆息,憂心忡忡地對身邊的尤世祿低聲道:"唉,看來這神木縣確實深受王嘉胤之害啊!"
自兩人告別三邊總督武之望,帶領其直屬弟子們奔赴陜西平息妖孽叛亂以來,一路上不知見識了多少受驚的百姓。特別是踏入神木縣境內后,凡遇行人商賈,皆伏地求饒,更有甚者嚎啕痛哭,祈求大俠饒命。
一眼望去,他們那種歇斯底里的神情足以說明他們的親友必定慘遭所謂"正義之師"的屠戮。起初,虎大威還會主動表明自己身份,試圖安撫這些恐慌的百姓,但隨著遭遇的百姓數量不斷攀升,他也逐漸變得麻木,對解釋身份之事也越發疏懶了... ...
聽此言語,尤世祿面色顯得頗為憐憫,他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口中悠悠說道:“生,則修行者疲;滅,則凡塵眾生苦。”
無論是眼前的這片因恐慌而動蕩不安的凡人百姓,還是被王嘉胤以妖法誘導,聚集在延安城外,化作“擋劫之軀”的流離之眾,這些人實乃無辜至極。
若是這場浩劫乃是因“天譴地禍”所致,那么還可忍受。然而這席卷西北大地的“修士之爭”,明顯有人在背后煽風點火,刻意挑起。
雖然尚未揭露那些藏匿于黑暗深處的幕后操控者的真正面目,但料想其原因無非是因為當今帝君登基,觸犯了某些人的修行大計與深厚利益。或是富甲一方的強大仙門世家,或是昔日權傾朝野,如今黯淡退場的“正道君子”。除此以外,尤世祿實在難以想象還有誰能有這般居心叵測的動機與翻云覆雨的能力……